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全文版大明锦绣

畅读全文版大明锦绣

岁月神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明锦绣》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朱允熥朱元璋,讲述了​他知道人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让他心中最愤怒的是,在他危险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暗中算计他。吕氏,那个刻薄的,一直以来装得贤惠的儿媳妇。“她竟然敢阻止咱说话?”她为什么要阻止,朱元璋一清二楚。就在朱元璋感到生命危及的时候,他拉着朱允熥的手想说,吴王可为大明储君,那吕氏竟然打断了他。还有那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9-08 0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版大明锦绣》,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明锦绣》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朱允熥朱元璋,讲述了​他知道人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让他心中最愤怒的是,在他危险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暗中算计他。吕氏,那个刻薄的,一直以来装得贤惠的儿媳妇。“她竟然敢阻止咱说话?”她为什么要阻止,朱元璋一清二楚。就在朱元璋感到生命危及的时候,他拉着朱允熥的手想说,吴王可为大明储君,那吕氏竟然打断了他。还有那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

《畅读全文版大明锦绣》精彩片段


天边泛起鱼肚儿,一丝光亮从云中探出头,悄悄落在宫殿的红墙金瓦上。

寝宫中的檀香还在徐徐燃烧,伴随着若有若无的风,香气四散飘零。

兴许是困了,疲惫了,朱允熥就那样随意的趴在朱元璋的病床前睡了,睡梦中似乎梦到了什么,时而面带微笑时而眉头轻皱。

他睡着了,朱元璋却缓缓张开眼。

老人的觉总是很少,也总是很轻,朱元璋睁开眼睛,心口那堵着的气已经顺畅,可还是有些头昏脑胀。

刚想动,发现自己的手正被朱允熥轻轻的握着。

睡梦中的朱允熥正梦到了前世的父母亲人,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喃喃自语,“爸爸,妈妈.......”随后,声音忽然变大,“爷爷,奶奶!”

刹那间,朱元璋想抽出来的手,定住了。

他没听清爸妈两字,爷爷奶奶却听得清清楚楚,顿时他的心中满酸楚。

这个守在他床前一夜的嫡孙,自小没了祖母,没了娘,后来又没了爹,现在只剩下自己这个祖父。

在这诺大的宫城之中,这孩子可以说是无依无靠,说不上受了多少委屈。

听着朱允熥悠长的呼吸,朱元璋的心中顿时满是往事。

老闺女,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当年第一个嫡孙出生时,自己和马皇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后来孙子的身子不好,马皇后和儿媳妇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后来,为了能再给朱家诞下一个嫡孙,常氏拼了性命不要,艰难的生下朱允熥。从这孩子生下来,马皇后就不许宫人照看,而是养在皇后宫中,亲自照看。

谁知几年之后,常氏,马皇后也都撒手人寰。

从那以后,这孩子就被抱到后娘身边。

“命苦的孩子!”朱元璋嘴里发出一声叹息。

叹息过后,是满脸的杀气。

他虽然病了,可是心里比任何时候的清醒。

就在他被痰堵住心窍,喘不上气的最关键时刻,他清晰的感到了死亡的威胁。他老了,年轻时就算是面对敌人的长枪铁斧眉头都没皱一下,也根本没时间去考虑生死。

可是这次的急病,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衰老,还有生命的脆弱。

如果不是朱允熥当机立断,帮他吸出了痰,可能他就真的憋死了。

死,他并不怕。

他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他知道人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

让他心中最愤怒的是,在他危险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暗中算计他。

吕氏,那个刻薄的,一直以来装得贤惠的儿媳妇。

“她竟然敢阻止咱说话?”

她为什么要阻止,朱元璋一清二楚。

就在朱元璋感到生命危及的时候,他拉着朱允熥的手想说,吴王可为大明储君,那吕氏竟然打断了他。

还有那朱允炆的表情,朱元璋也看在眼里,伤在心里。

他们都以为,自己肯定活不过去了。

但同时,他心里因为朱允熥,也有了深深的温暖。

在他的病床前,朱允熥没有苦苦追问自己要说什么,也没有和庶母庶兄去争什么。从头到尾都在关注着自己的病,他的心思都在自己这个老头身上。

储君之位已经有了人选,之所以在度过危急关头关头之后,改口让朱允熥监国,是为了要保护他。毕竟,现在自己还病着。

等病好了,要在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同时昭告天下人。届时,大明储君的位置才牢固。

同时,朱元璋的心中又生出些无力。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他这一生从未在任何事上犹豫过,杀人他从未手软。

为了家族江山,他不惜人头滚滚,哪怕血流成河。

他是帝王,他根本不在乎天下人怎么看怎么想,他是皇帝,唯我独尊的帝王。

但是今天让他恨到了极点的那个儿媳妇,却还一时杀不得。

她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是三个皇孙的娘,其中两个皇孙还是孩子。

朱元璋一生杀过很多人,唯独没沾过自己亲人的血。

”她好自为之吧!“朱元璋心里叹息一声,”让她做个富贵闲人,咱也算对得起死去的儿子了!“

心中种种复杂的情绪让朱元璋忍不住抽出手,轻轻抚摸着朱允熥的头顶。

感到头上有只大手在缓缓动手,朱允熥瞬间从梦中醒来,惊喜的抬头,”皇爷爷,您醒了?“

看着朱允熥脸上还清晰的泪痕,满是血丝的眼球,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嗯,醒了!“

”太医!“朱允熥对外面喊。

顷刻之间,几个太医慌忙进来。

围在朱元璋身边,先是把脉,后来看看舌苔,然后小心的取出连夜配置的参丸,小心的放在朱元璋的嘴里。

”皇爷爷怎么样?“朱允熥关切的问道。

”回殿下,陛下无大碍,但最近要好好调养。不能吃太咸的,太甜,禁酒,禁海味.......“

太医说着,朱允熥记着。

随后,朱允熥笑着对朱元璋说道,”皇爷爷,孙儿就说了,您老呀,一定没事!“

朱元璋也笑起来,揶揄地问道,”昨晚上,咱听见你喊,说找了算命的给咱算过,咱长命百岁?“

”是呀!“朱允熥随口扯谎,”那天孙儿出宫,路上遇到一个算命的老头,白胡子这么长!“说着,朱允熥在自己胸口比量一下,”孙儿看他好像有点学问,就把皇爷爷的生辰告诉了他。“

私下拿皇帝的生辰算命,放在别人的身上肯定是抄家砍头的罪过。但是在朱允熥这个嫡孙身上发生,不过是对祖父的关爱罢了。

”他咋说?“朱元璋笑道。

”他说!“朱允熥学着算命老头,眯着眼睛,哆嗦着,”呀,小老儿算了一辈子命,没见过这个贵重的命格。这位少爷您放心,您家中这位长辈,一定是个长命百岁之人!“

”呵呵!“朱元璋笑出声,”净他妈扯淡!“

老头知道骂人了,知道骂人就是真没事了。

朱允熥心里悬着那个口,也慢慢放下。

随后,宫人们鱼贯而入,拿走檀香,吹灭烛火,拉开窗帘让清晨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

”守了咱一夜,累了吧!“朱元璋看看朱允熥脸上的倦意,”去歇着吧,咱既然挺过来了,老天爷就不会收了咱去!“

”孙儿不累!“朱允熥坐在床边,又对黄狗儿说道,”去在外面给我搭张床,这些天我在这伺候皇爷爷!“

”啧!“朱元璋皱眉,”胡闹呢!这么多人还用你伺候?“

”这么多人也都是外人!“朱允熥笑道,”你孙子伺候您,还不是天经地义!外人哪有自己孙子尽心?“

朱元璋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那也不中,你是监国,有朝会有奏折,还要接见大臣!“

”就在外屋看,遇到不懂的孙儿还可以随时请教皇爷爷!“朱允熥笑道,”再说啥监国不监国的,跟皇爷爷比,啥都算不上!“

老人都爱听儿孙的好话,都喜欢让儿孙惦记他们。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朱允熥说的是实话,昨夜宣布他是监国之后,朱允熥没有任何骄纵,每一项的布置,都是为了大明的平稳,没有任何私人的企图。

”皇爷爷,饿不饿,给您熬一碗粥吧!“

”好!“朱元璋点头笑道,”咱孙子说吃啥,咱就是吃啥!“说着,又是一笑,”人老了,儿孙做主,哈哈!“


“启禀陛下........”


户部尚书傅友文刚开口,朱元璋就打断他,一指朱允熥,“他是监国,跟他说。咱现在病着,不舒坦!”

傅友文讪笑一下,“启禀吴王殿下,第一批邮票已经印出来了,请您过目!”他话音落下,身后的户部侍郎微微躬身,递过一个奏折的硬本。

直接翻开,里面贴在硬纸壳上的大明第一代邮票,还带着油墨的香味。

邮票烟盒一般大小,一张邮票上书写着四个大字,大明邮政。字不好看,但是苍劲有力,是以朱元璋的手书为范本印刷出来的。

“皇爷爷您看!”朱允熥笑着说道。

朱元璋也微微侧身,只见邮票印刷的很是精美。

半个巴掌大,四周都是锯齿边儿,大明邮政四个金色大字之下,是若隐若现的五爪金龙,边上还隐隐盖着红色的印记。同时为了防止造假,邮票上还刻了一些,大明户部的标记,以及年号。

这个时代的邮票能够制作成这样,已经足够精美了。

朱允熥由衷的赞叹着,这枚邮票上,传统山水画层层渲染的画法和印刷装裱技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好看!”朱元璋点点头,随即又问道,“咱写字这个,制一张多少钱?”

“回陛下,您御笔为范本的邮票,第一批只印了一千张,每张耗费七钱银子.....”

“啥?”朱元璋差点从床上跳下来,怒道,“老百姓一斗米才多少钱,你们制一个纸片片要七钱?”

“皇爷爷息怒!”朱允熥赶紧劝住。

“这是您的御笔邮票印刷要精美,当然耗费钱财!”朱允熥笑着说道,“不过,虽然成本是七钱银子,可是卖的价也高呀!”

“这一张多少?”朱元璋盯着傅友文问道。

后者低下头,小声道,“三十.....三两?”

“小家子气了!”朱允熥开口道,“这是大明开国皇帝的御笔范本邮票,买回去是当成传家宝的玩意,三十两怎么行,一百两!”

“一百两?”朱元璋也吓一跳,“大孙,太多了吧!二品大员的一年的俸禄,也才一百多两!”

“不多不多!”朱允熥笑道,“皇爷爷,咱们卖一百两都亏了!”

这样的邮票谁舍得用来寄信,皇帝手书买回去恨不得供起来,和古玩字画一样代代相传。

随后,又翻着那个贴满邮票的奏折,后面是当代书法家,刘三吾手书为范本邮票,蓝底上长城,上书天下驿站四个大字。

”这是刘学士的手书,定价就二十两!“朱允熥拍板,笑道。

接下来,是那些卖两个钱的普通邮票,印刷的就相对粗糙。其他的还有商票,货票等等票据,林林种种几十张。

驿站改为官民两用邮政,已经昭告天下,而且率先在应天府即将实行。这些日子朱允熥虽然没出宫,但也知道这事在民间可以说是引起了轰动。

应天府城外的驿站中,每天都有商贾和百姓去问询。

”什么时候发卖?“朱允熥合上满上邮票的本子,问道。

”臣来,就是请陛下和吴王殿下定夺的!“傅友文回道。

”皇爷爷,这开天辟地第一回,您老定个日子吧!“朱允熥笑道。

朱元璋想想,”今天是七月二十八,就选八月初一吧,吉利!“

”臣等遵旨!“

臣子们,正说着,寝宫门口,黄狗儿捧着用黄布包裹着的东西进来。

”啥东西?“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这些日子您身有恙,太子妃和淮王在佛堂日夜诵经,亲手写的孝经。“说着,黄狗儿慢慢上前,递了过来。

”呵呵!这两人还真是不死心!“朱允熥心里暗道,”只怕适得其反!“

听到是孝经,朱元璋脸色柔和几分。

但是掀开黄布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这是用血写的?“朱元璋把孝经扔在地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残害身体算哪门子孝?“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