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全文版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的小说,是作者“昆吾”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穿越重生,主人公叶轩魏忠贤,内容详情为: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畅读全文版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精彩片段
“围起来!”
“胆敢反抗,杀!”
铿……锵……
众锦衣卫长刀出鞘,在阳光下明晃晃的扎眼睛,瞬间让吵杂的广场安静了下来。
“你是谁,我们是……”
“来人,拖出去,掌嘴二十!”
李若涟怒喝一声,两名锦衣卫上前,跟抓小鸡一样的将出声的人拖了出去,随后朝着嘴巴扇了下去。
李若涟手下的锦衣卫不同其他千户下的锦衣卫,个个都是虎背熊腰,手掌跟蒲团一样,一巴掌下去,出声的人就惨嚎了起来。
此等惨样被其他学子看到了,有数人忍不住又出声。
李若涟也不惯着,有一个算一个,直接抓了就打。
有功名在身又如何,有陛下撑着,谁怕谁呀。
数十个学子打完后,躺在地上哼唧着,一是疼的,二是如此公众场合被打羞耻的。
被数百锦衣卫长刀指着,这群上可骂天子,下可骂小摊小贩的读书人慌了神,想出声但看着地上躺着的数十人又不敢动。
等待是漫长的。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整齐的步伐从远处急促而来,隐约夹杂着兵器与盔甲的碰撞声。
整个国子监被戒严了。
又过了一个刻钟后,骚动再次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远处龙旗招展。
看热闹的、数百学子心中一惊,皇帝来了。
果然,心中想法刚落,便听见尖锐的陛下驾到的声音,众人齐刷刷的跪下,连那些躺在地上哼唧的学子都不例外。
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响起。
崇祯下了龙撵,方正化和李若涟护在左右,扫了一眼后便走到了数百学子面前,冷冷的盯着众学子。
“除了集会的学子,其他人都起来吧!”
跟过来的大臣们一听崇祯的话,立刻就升起‘这群人’完了的念头,跪着的数百学子也是心中猛的一突。
“谁组织的集会?”
“学生海盐县贡生钱孺林参见陛下!”
“为何要集会?”
到了这份上,钱孺林也豁出去了,一咬牙,站了起来朝着崇祯怒吼了起来:“为钱公等人鸣不平,劝陛下亲贤臣远小人。”
“放肆!”
方正化怒喝,伸手抓住了钱孺林的脖子,跟提小鸡一样将他提了起来,钱孺林脸色涨红,双手抓着方正化的右手,两脚在空中乱晃。
“方正化,放他下来,让他继续说,朕倒是要看看他怎么为钱谦益等人鸣不平的。”
方正化直接将钱孺林掼到地上,巨大的冲击力让钱嘉徵好一会儿才站了起来。
“陛下,钱公弹劾客氏,证据确凿,您为何杀了钱公等人,如此敢直言劝谏之人,您都杀了,以后谁还敢进谏?”
崇祯笑了:“是他们自己要死谏的,朕只是成全了他们而已。”
“死谏死谏,冒死进谏,不是真死。”
“冒死那是有可能死,那朕将这个机会放大了,行不行?”
“如果只是嘴上说死谏,其实又不想死,以此来博名声,那就是欺君之罪,一样是死罪。
你们天天喊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朕真杀了,你们又在这里叽叽歪歪,真当朕没脾气吗?”
“你……”
“还有你说的亲贤臣,远小人,朕倒是要问问你说的贤臣是谁?钱谦益吗?
你知道什么叫做衣冠禽兽、外君子内小人、道貌傲然、表里不一吗?钱谦益就是。”
崇祯一席话瞬间激怒了钱嘉徵等数百名书生,正准备暴怒的时候,李若涟一挥手,一边看着的锦衣卫也不惯着,长刀直接架到了附近学神的脖子上。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东方不败?”
王承恩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满脸的懵逼之色。
这如果是个人的话,叫这个名字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皇爷,您说的东方不败是个人,还是地方,奴婢……”
崇祯摆了摆手,打断了王承恩的疑问:“皇宫中有一位叫方正化的太监,武功奇高,你去查查现在在哪里任职,带他来见朕!”
“奴婢遵旨!”
王承恩虽然有些疑惑,但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必须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又看了看了朝阳下的北京城,崇祯开始回去了。
刚回到乾清宫,就见周玉凤站在宫门前左右眺望着,脸色满是焦急与担忧。
看见崇祯回来,立刻就迎了上去:“陛下,早上天寒露重,您龙体欠安,怎么出去了!”
“无妨,早晨空气好,出去走了走,精神好多了,让皇后担忧了!”
崇祯拉着周皇后的手,看着周皇后,眼中满是柔意。
如记载中所言,其容貌美丽端庄,皮肤洁白如玉,国色朝酣,玉体从容而定。
他在崇祯传中看过记载,这位周皇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先崇祯一步吊死。
死前说:“我服侍陛下十八年了,可陛下从来不肯听我一句劝,以致有今日,我能够以身殉国,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生前深明大义,勤于治家,国家危急之时,又以身相殉,悲壮凄美。
现在他来了,这种悲剧自然不会发生了。
“凤儿,陪朕用膳!”
或许是因为早上的事情,膳食都比较清淡,吃完饭与周皇后聊了几句后,王承恩就进来了,说方正化已经在东暖阁外候着了。
崇祯一听,立刻就站了起来,极力压抑着激动,朝着东暖阁走去。
“奴婢方正化参见陛下!”
崇祯一进东暖阁,一名太监立刻跪了下去。
“起来说话,抬起头来!”
崇祯打量着站起来的方正化,心中也是感叹,此刻的方正化身材高大,面容坚毅,双眼炯亮,裸露在外的手背上青筋突出,丝毫看不出来是一名太监。
方正化见崇祯紧紧的盯着自己,心中暗自打鼓。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淡淡道:“方正化,朕听闻你武艺高强,数十人都近不了身,是不是?”
崇祯的话虽平淡,但听在方正化耳中如同惊雷,吓得一下子就跪了下去:“奴婢该死,陛下恕罪!”
“起来说话!”
崇祯心中有些无奈:“朕想亲眼看看,若是传言属实,朕给你一些差事,你可敢一试?”
方正化可是一位传奇人物,现在在哪里任职他不清楚,但后来做到了司礼太监。
崇祯十五年,总管保定的军务,有保城的功劳,崇祯十七年二月出任地方长官,后城破,斩杀数十人后,被贼人砍死。
南渡以后,进入旌忠祠,对崇祯、大明可谓是忠心耿耿,死而后已。
被敌人包围了,还能斩杀数十人,足可见其武功高强,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算算时间,现在也才不过三十来岁,正值巅峰状态。
据说后世小说中的东方不败的原型就是这位太监。
“奴婢遵旨!”
方正化松了口气,论武功,在这宫中他还真不怕谁。
半个时辰后,崇祯一行数百人就到了京卫大营,站岗的军士懒散、巡逻的军士脚步虚浮、操练的军士动作敷衍。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又隐藏了起来。
已经得到消息的京营总督英国公张维贤带着一大群匆匆赶过来的勋贵们立刻行礼。
“臣京营总督张维贤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英国公免礼!”
崇祯很是平淡:“从五军营调一个百户所的军士来,朕有用,王承恩,你跟着一起去!”
“臣遵旨!”
英国公张维贤立刻回应,然后让儿子张之极去调人,王承恩也跟了上去。
崇祯站在演武场的高台上,看着远方,也不说话,张维贤等一众将领也不敢出声。
张维贤内心暗自嘀咕着,早上从内廷传出说陛下累了,要休息一日,怎么这会就跑到京营来了。
到底是心血来潮巡视一下,还是对自己不满想来敲打一下自己?
另一边去调人的张之极摸出一袋银子朝着王承恩递去:“王中官,陛下调人做什么?”
王承恩瞟了一眼钱袋子,也没有伸手,淡淡的道:“小公爷,咱们还是快些吧,陛下等急了可不好!”
“是、是!”
张之极点了点头,虽然有些恼恨王承恩的不识抬举,但这种场合他可不敢动怒。
只是盏茶的功夫,一队百十来人的军士就到了演武场。
崇祯朝着王承恩点了点头,王承恩就开始宣布演武规则,并且说了,只要胜利了就赏银百,谁‘斩杀’方正化,将晋升为百户。
台下百十来人一阵欢呼,而方正化则是异常淡定。
“方正化,去吧!”
场中人影翻飞,方正化游走在军士之间,每递出一刀,都有一人退出比斗。
场面让崇祯大呼过瘾,这也让他认识到了古代真的有功夫,后世的那些武打明星能在方正化手上撑过一招都算他牛逼。
你说什么是功夫?特么的原地跳出两米来高算不算?借力踩在十数柄长枪上算不算?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崇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随即脸色沉了下来。
英国公等一众京营的将领脸色难看之极。
只因为,百户所的一百一十二名军士中,有六十三人因为演武规则‘阵亡’了。
“英国公,京营还得练呀!”
“臣死罪,请陛下治罪!”
英国公立刻跪了下去,额头贴着地面。
崇祯扫了一眼,暗骂了一声老狐狸,淡淡道:“英国公言重了,朕还需要你护卫京都安全呢!”
说完就朝着台下走去,王承恩立刻高呼:“起驾、回宫!”
京营一众将领立刻跪了下来,高呼恭送陛下。
看着崇祯的圣驾走出大营后,一众将领一下子围住了英国公张维贤。
不待众人开口,张维贤立刻道:“都给老夫闭嘴,看看你们干的好事,一个百户所对付一个太监,竟然还有了六十多人被踢出战局,
京营的脸都让你们丢完了,晚上到老夫府上议事,现在都去操练起来!”
见张维贤怒了,众将立刻散去,张维贤看着皇宫的方向,眼神有些复杂。
另一边,东暖阁内,崇祯看着方正化:“方正化,你让朕很满意!”
“朕本想让你去做些其他事情,但朕身边可用之人极少,近一段时间你就随朕身边,护卫朕的安全,你可愿意!”
“愿为陛下死而后已!”
方正化立刻拜倒谢恩,随后迟疑了一下:“皇爷,奴婢闲暇的时候调z教过八个徒弟,身手虽然不及臣,
但面对京营的那些军士,以一当二十不是问题,皇爷若是需要,可以调过来!”
“朕需要的是绝对忠于朕的!”
“绝无问题,他们进宫开始都是奴婢精心调z教,灌输忠于陛下、忠于大明的思想,现在即便让他们去死都无二话!”
“方正化,大明聪明人有很多……。”
崇祯虽然高兴,但还是敲打了一下方正化,果然方正化吓的立刻又跪了下去。
虽然板着脸,但内心极为开心,方正化果真没有让他失望。
若是那些大臣们有一半的人有方正化这种觉悟,李自成、张献忠、建奴就是个笑话。
有方正化和他的八名徒弟在,至少不用担心夜里有人闯到到乾清宫将他干掉,也不用担心意外落水了。
“方正化,你可有门路秘密出宫?朕说的是,不被魏忠贤和东林党等一众势力发现。”
方正化思索了一下:“皇爷,一两位问题不大!”
“好!”
崇祯大喜:“方正化,你选两位徒弟,携带圣旨秘密出宫,星夜兼程前往四川忠州,调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进京,朕再赐一柄尚方宝剑,告诉秦良玉,皇权特许,胆敢阻拦者,先斩后奏!”
“奴婢领旨!”
“秦良玉进京之时,就是你执掌御马监之时!”
他们要是有方法,早就毛遂自荐了,还等到现在?
再者说了,前面的几个问题皇帝都提出了应对方法,这最后一条也明显的有方法。
现在他们要是说出来了,万一和皇帝的想法一样,那岂不是抢了皇帝的功劳?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死的吧,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装聋作哑的好。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提议,那朕提一个。”
崇祯说完,起身走到平台边缘,盯着朝臣。
“臣等请陛下示下!”
“朕决议,即日起全国永不加赋。”
“陕西境内百姓三年不征赋。”
崇祯的提议所有大臣们都懵了,是彻底的懵了。
哪怕早上知道陕西旱灾、民变的事情,以及学子闹事皇帝废除祖制的事情,还有袁可立入阁的事情都没有此刻震惊。
满朝文武百官靠什么运转,是钱,
全国六十万秀才每月的俸银哪里来,是钱,
……
九大边军百万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底气,还是钱。
钱从来哪里,当然是赋税,赋占了大头。
现在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已经赤字了,不增加赋,这也能说的过去,毕竟现在不止是赋税,还加了三饷,百姓负担已经很重了。
可这三年内不征赋是几个意思?
户部尚书郭允厚脸上的表情如同变脸一样,先是欣慰,然后担忧,随后纠结。
欣慰的是朝廷不加赋,这样百姓的日子就安稳了,更加的有盼头,不像现在吃着今天的还担忧着明天的会不会加赋税的问题。
只要能咬牙坚持一下,遇到个好年景,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担忧的是,如今朝廷已经出现赤字了,为什么会有逃卒,就是因为欠饷,现在再不加赋,三年不征赋,没钱怎么运转?
劝谏就是断百姓的活路,不劝谏,又没钱维持运转,郭允厚心中满是悲苦。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众臣又是一惊,没想郭允厚会如此的头铁。
和郭允厚交好的大臣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可鉴于朝堂之上,他们也只能用眼色不断的暗示,却不敢有丝毫出声的举动。
“陛下,全国每年的赋税总额度在2600万两之间波动着,其中赋是2250万两,税为340万两,
我大明虽然国土面积广阔,但很多地方是不收税的,例如长城外围的奴尔干都司,西南的乌思藏都司等。
实际交税的只有两京十三省,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因为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征收的就很少,所以真正交税的只有两京十省。
而陕西的赋占全国的一成五,折算下来就是338万两,今年九大边军的年例银也不过327万两的预算。
若是不征收赋,朝廷根本就无法补足这个缺口,这……请陛下收回三年不征赋的成命!”
他作为户部尚书,对全国的赋税了如指掌。
“郭大人,你身为朝廷户部尚书,百姓口中的财z神爷,陛下此举是为了稳住百姓,让百姓生活的……”
“闭嘴。”
郭允厚转身看着出声大臣,怒喝了一声:“你用脑子好好想一想,与其出现边军叛逃,战力削弱,外敌入侵之下的屠杀,百姓苦一些算什么。”
“你……你……”
出声的达成满脸通红,不知道是被郭允厚气的还是被羞辱的。
群臣听着郭允厚算的账也都沉默了,这是实情。
崇祯心中叹了口气,沉声道:“郭爱卿,你的担忧朕都知道,先解决眼下问题,缺的这部分银两朕来想办法。”
前晚陈德润私闯懿安皇后的寝宫,他原本可以压下来低调处理,毕竟这关乎皇家颜面。
但为什么当着众大臣的面搞的血粼粼的?
这就是给东林党和其他人一个信号。
只要东林党不傻,朝会上就一定会开始弹劾魏忠贤,或者弹劾阉党。
自己再稍加引导,阉党和东林党就能打个你死我活的。
只是他没有想到,东林党竟然没有弹劾魏忠贤和阉党,反而是弹劾客氏,也算是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阴了。
“魏忠贤,钱谦益弹劾的十八大罪状,你怎么看?”
听得崇祯问自己,魏忠贤出班了,给崇祯行礼后,道:“陛下,钱大人弹劾之事,臣也在身在其中,若是臣出言,有袒护嫌疑,于法不合,一切听从陛下发落。”
崇祯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他不想在此刻惊动魏忠贤,所以让魏忠贤做选择。
如果魏忠贤确认了钱谦益弹劾的是真的,那崇祯就能直接杀掉客氏。
如果魏忠贤不承认,那钱谦益他们肯定不同意,会继续弹劾,在满朝的舆论之下,崇祯也能顺理成章的调查客氏。
一旦调查,客氏必死无疑。
可这个老阴货竟然将皮球踢给了他,还表了一次忠心。
“钱谦益,你应该知道客氏的身份,他是皇兄的乳娘,按道理也是朕的长辈,
你这弹劾的十八大罪状,每一条都能将她凌迟处死十遍了,
如果朕调查之后,罪名不成立,后果不用朕说吧!”
下面的众大臣听着皇帝的话,心中都在暗自疑惑着。
首先皇帝的话透露的第一个信息是,他知道魏忠贤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争斗。
其次是,话里似乎在袒护魏忠贤。
这一会儿,别说是东林党了,连魏忠贤都有些迷糊了。
“陛下,客氏秽乱宫闱、谋害皇嗣、擅权乱政,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死不足以畏先皇,不死必将再次惑乱后宫,
大明如今风雨漂泊,后宫不平, 陛下怎有精力处理朝政,
陛下有尧舜之姿,万不可因为先帝饶恕如此罪大恶极之人,
臣……死谏,恳请陛下彻查客氏。”
钱谦益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皇极殿中回荡着。
“臣同意钱大人说法,臣也死谏,肯定陛下赐死客氏!”
“陛下,钱大人弹劾客氏的十八大罪状,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恳请陛下彻查,否则,臣就撞死在这皇极殿上,已经后来之人。”
右都御史曹于汴、吏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张凤翔等人也站了出来。
若不是现在的崇祯是后来的穿越者,知道史实,他差点就相信了眼前这些人就是大明的文人风骨了。
特别是督察院的那一群御史,个个都是个喷子,你可以打我,但是我就会骂你,他们饱读诗书,骂人都是引据论典。
御史是言官,设置的目的就是直言劝谏,多提意见,杀了言官只会让言官名垂千古,却让自己背负骂名。
当年朱太祖想招个女乐进内宫娱乐消遣,被巡视奉天门的御史周观政看到了,结果这位大佬,将传口语的太监一顿臭骂。
然后又上书将朱元璋一顿臭骂,朱元璋也只得安抚,并作出了保证,这位御史才没喷了。
鉴于朱元璋的作为,后面的大明皇帝就很少杀言官了,以至于这群言官都开始死谏了。
“你们这么说,朕可以理解为你们在威胁朕吗?”
崇祯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是怒是喜。
“臣等不敢,臣等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臣等问心无愧!”
钱谦益听着皇帝的话,心中猛然一突,但到了这一刻,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否则,以后他就是个笑话,这朝堂将再无他立足之地。
崇祯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跪着的五名死谏的大臣,整个皇极殿安静无比。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突然笑了:“好一个为江山社稷。”
不待众人松口气,崇祯下一句话将众人吓得魂飞魄散。
“既然你们死谏,那朕就成全了你们。”
“李若涟,将这群目无君父的东西拖到外面廷杖三十,朕倒要看看这群人是不是真的为大明社稷着想。”
“方正化,你亲自去,用心了打!”
皇极殿外当值的李若涟立刻带着数名锦衣卫进来,在钱谦益等人没有求饶前,直接就架了出去。
“陛下,廷杖三十,钱大人等人绝无生还的可能性,陛下刚登基就杀言官,恐伤及圣德,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从轻发落。”
“郭爱卿言重了,死谏死谏,以死明谏,既然他们有这个心思,朕只是成全他们,和圣德有什么关系?”
听着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求情声,崇祯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身前有方正化,殿外有自己提拔的李若涟以及他的心腹,白杆兵也开始进京,否则他还真不好下杀手。
众人听见崇祯对死谏的解释是以死明谏后,只觉得头顶上有无数匹草泥马奔过。
死谏的意思是冒死进谏,冒着死亡的危险进谏,也即是说可能会死,而皇帝说的以死明谏是用死来进谏,这是非死不可了。
这一刻,他们很想将皇帝的老师给提过来,问问他是怎么教的皇帝,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但随即众人醒悟了,不是皇帝理解错了,估计是故意的。
现在他们敢跳出来说皇帝说错了吗?
“昏君,朱由检,你就是昏君,你就等着后宫被客氏弄成跟先帝一样吧!”
“朱由检,你就等着你的皇子们被客氏、魏忠贤这群奸臣弄死吧,哈哈!”
“哈哈,昏君,我现在怀疑,客氏弄死先帝皇子是不是得到了你的授意,皇子们都死了,你才好继位……啊……”
……
皇极殿外惨叫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大殿内众人听的面无人色,钱谦益骂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若不是接受了崇祯的记忆,他差点都有这种怀疑了,毕竟兄终弟及这种情况太特么的诡异了。
“李若涟,朕要是再听见他们几个骂朕一句,朕砍了你的脑袋。”
崇祯话音刚落,外面只传来廷杖的砰砰声,只是片刻,李若涟走进了大殿。
“陛下,钱谦益等人已经死了。”
崇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出声道:“钱谦益、曹于汴等人目无君父,口无遮拦,居心叵测,藐视皇权,有辱圣恩,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家族现有出仕者一律革职查办,若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者,杀!”
“臣领旨!”
李若涟应声后离去。
众大臣惊惧,虽然没有抄家灭族,但这种处罚和抄家灭族没啥区别了,官场上有几个没贪的,朝廷没有了后台,家族垮台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大殿内魏忠贤的阉党心中满是疑惑,搞不清楚皇帝是什么意思。
东林党的人则心中满是悲戚,自家领军人物被z干掉了,超乎他们的预料。
而且看陛下这意思,似乎会继续重用魏忠贤,那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可不待众人猜测皇帝的心思,就再次听见皇帝的声音。
“诸位,既然钱谦益等人死谏了,还提供了证据,那即便客氏身份特殊,朕也需过问一下。”
“来人,传客氏当廷对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