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屋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高质量小说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高质量小说

星星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阳宋青青是《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星星子”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主角:高阳宋青青   更新:2024-08-07 03: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阳宋青青是《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星星子”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一言落下,百官的目光齐聚崔星河身上。

崔星河挺直腰板,满脸傲然。

宋礼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崔状元以雷霆手段,短短七日,就令清水城粮价低至八十文一斗,实乃王佐之才,老臣恳请陛下重用!”

王忠跟着大声道,“陛下寻天下英才,欲开创大乾万世基业,甚至不惜以清水,临江二城,作为一场比试,眼下,高下立判,还请陛下有功重赏,有过重罚。”

伴随着此言,众多官员齐齐弯腰。

“臣附议!”

“臣附议!”

尤其是御史台的一众谏官,更是言辞激烈。

闫征面色铁青,站出来冷声道,“陛下以一城之百姓,开启比试,现临江城十万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实乃暴君,必遭史书狠狠唾弃!”

闫征丝毫不给宋青青面子,开口就是一通乱喷,并且滔滔不绝,大有引经据典之势。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都是闫征的怒喷声。

一些嗅觉灵敏的官员嗅到了不对,放在以往,闫征这般怒喷,宋青青虽不会大怒,胡乱杀人,但也是脸色铁青。

但今日,却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

高天龙一脸若有所思。

足足半柱香后,闫征口干舌燥,这才顿了顿。

宋青青笑道,“闫大人说完了?”

闫征看着宋青青,有些不安,但还是脸色铁青的点了点头,“老臣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临江城再不加以管控,继续任由粮价暴涨,一旦发生骚乱,席卷天下,陛下便是天下的罪人。”

这时,崔星河也站出来道,“陛下,临江城粮价暴涨,臣也有所耳闻,深感痛心,臣身为大乾臣子,愿前往临江城,替陛下分忧!”

“虽那临江城四大粮商难缠无比,但臣有十足的信心和经验。”

伴随着崔星河站了出来,百官纷纷投来敬佩的眼神。

“崔状元大才!”

“崔状元心系百姓,实乃我辈之楷模!”

宋青青听着这些议论声,面色不变,紧接着不紧不慢的道,“都说临江城粮价暴涨,可朕怎么听说,临江城粮价已低至七十文一斗了呢?”

嗡!

随着宋青青这一番话,整个金銮殿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这轻飘飘的声音,清晰的响彻在每个人的耳中。

“什么?”

“临江城粮价跌至七十文一斗?”

短暂的震惊后,百官的议论声差点掀翻了整个金銮殿。

崔星河也愣住了,随即断然否定。

“临江城粮价低至七十文一斗?这怎么可能!”

按照这样来看,临江城的粮价比清水城的粮价还要低。

但这绝无可能!

他测算过,临江城灾情更重,粮商更团结,除非动用暴力手段,不然九十文一斗,就算很合理的粮价区间。

那就更别说七十文一斗!

高峰也骤然瞪大了眼睛,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七十文一斗?两天前的消息不是还突破了两百文一斗了了吗?”

哪怕是高天龙也微微震惊,眸子一变。

瞧见百官的反应,尤其是御史台这帮谏官的哑口无言,宋青青心里一阵暗爽。

这段时间心中累积的郁郁之气,全部一扫而空。

她拿出一本奏折,看向百官,“这是临江城府衙杜江昨夜加急送来的奏折!”

“上面清楚的写着,两日之前,临江城粮价一日暴降至七十文一斗,并且还在下降。”

“定国公之孙高阳下令张贴榜文,要求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出售,乃是利用商贾的贪婪,骗外地粮商纷纷赶赴临江城!”


高峰愕然回头,看向高阳,父子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意味深长。

这一幕,他似曾相识。

宋青青嘴角勾起,吐字如金,“说。”

“若此计,令朕满意,那你高阳不但无过,还有赏。”

百官的目光聚焦在高阳的身上,相比最开始的蔑视,经过高阳的斩草除根之计,明显忌惮了许多。

此子的计谋,恐怕有点阴毒。

高阳的声音在金銮殿内响起。

“站在茶商的立场,他的目的很简单,低价雇人开荒,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开荒。”

“但当地百姓大多懒惰,开荒又累又苦,纵然以大价钱雇人,茶商在当地又无威望,百姓也只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想达成目的,那就要玩弄人性。”

“草民的法子很简单,只需一个局即可!”

“此局草民称之为戏猴局。”

宋青青坐直身子,一双凤眸落在高阳身上。

她追问道:“如何玩弄人性,又如何做局?”

“我若是茶商,便先以三倍、五倍的工钱,雇来十几个百姓开荒。”

高阳的声音响彻金銮殿,宋青青眉头蹙紧。

“就这?本将军还以为你有什么妙计,原来不过如此。”王忠一脸嗤笑。

什么玩弄人性,做一个局,他还真以为高阳想到了解决之法,但搞了半天,还是高价雇人。

崔星河也是自顾自的摇摇头。

高阳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前几日时间令百姓集中开垦,百姓若是偷懒,睡觉,只管呵斥满脸着急,伪装的像一点。”

“百姓懒惰成风,多半阴奉阳违,甚至在他们眼里,我急的上窜下跳的样子就像是一只滑稽的猴子。”

“甚至会暗地里嗤笑几声,继续我行我素。”

“但几日过后,我在这荒山埋入几颗金子,此局便成!”

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女帝瞬间坐直身子,一双目光带着震惊。

荒山内,埋下金子!

此计甚妙,她甚至已经知道高阳接下来会怎么做了。

百官也是一片哗然。

高阳继续平静的道,“金子埋入荒山,先前的百姓一直集中开垦一块地方,一旦要被人挖出,根本瞒不过其他百姓。”

“纵然挖出金子的百姓再眼疾手快,也瞒不过一同劳作的百姓。”

“一旦争吵起来,我就借机满脸紧张的让他们交出金子,甚至再给点银子,让他们不要透露从山上挖出金子的消息,免得让人来争抢。”

“这番作态,要不了数个时辰,荒山下有金矿的消息就会传遍村子。”

“只需一两块金子,人性的恶就会暴露无疑。”

“这些目睹挖金的百姓,在金矿的诱惑下,必定坐不住,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难安,挖到金子的百姓更会动员一家老小偷偷上山,此乃人性,到时谣言会愈演愈烈,这时无需工钱,就有一家老小全都齐齐扛着锄头上山连夜挖地。”

此言一出,百官震动,纷纷的看向高阳。

百姓懒惰,根本原因就是开荒又苦又累,哪怕是三倍工钱,也没有动力。

但若以为荒山下有金矿,在谣言的推动下,尤其是第一个人的带动下,村民会一窝蜂的前去挖山,妄想一夜暴富。

哪怕是崔星河想明白之后,也不得不说一句精彩。

虽然此计还有瑕疵,但却绝对有可行的可能!

高峰也一脸错愕的看高阳,眼睛瞪的浑圆。

这是他高峰的儿子?

打开窍了?

“精彩,以金子勾出人性的贪婪,令全村老小齐齐上山开荒。”

“后续再随意在山上不同地方埋入金子,令百姓坚信荒山下有金矿,这不仅省了大量开荒的工钱,村民还会连夜开荒。”

“高侍郎之子,果然没令朕失望。”

“此计甚妙。”

宋青青赞叹的说道,那双凤眸落在高阳身上,带着满意。

高阳笑道,“陛下且慢,此局到此还并未结束。”

“相反,最险恶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宋青青闻言,有些吃惊,“最险恶的地方,才刚刚开始?”

百官也一脸愕然,达成了快速开荒的目的,这还只是开始?

“穷山僻壤,百姓懒惰,当地县令肯定捞不着油水,很大的概率是个贪官,做局之前,完全可以以重金贿赂。”

“若有县令相助,此局事半功倍。”

高峰脸色一变,训斥道,“孽子,你在胡说什么?”

但宋青青却挥挥手,“无妨,莫说这是假设,纵然是我大乾的穷山僻壤,贪官还少吗?”

“高阳,你继续说,贿赂县令后呢?”

高阳笑着道,“荒山依大乾律例乃茶商私人领地,村民连夜上山挖金,已然触犯了大乾律法。”

“我若是茶商,便立刻上报官府,派官兵前去拿人,命他们交出挖出来的金子。”

“百姓擅妒,大多见不得他人过得好,必定相互举报。”

王忠头皮发麻,眼神愕然,“一文钱不发,却免费让百姓开了荒,就连挖出来的金子,也要归还回去。”

“此计,太毒了!”

王忠看向高阳,一脸惊恐。

宋青青也赞叹的点头,“先贿赂县令,再利用人性之恶,拿回先前放入的金子,此计虽然略显阴毒,但却以最少的工钱,完成了最具效率的开荒。”

“这依旧不失为一条妙计。”

崔星河脸色阴沉,他乃长安四大才子,七姓五望崔氏的长公子,当朝状元,但在此刻,却被高阳抢了风头。

这让他难以接受。

他沉声道,“贿赂县令,这可不是小数目,村民至多也只是将金子还回去,但冒着杀头的危险,值得吗?”

高阳笑道,“崔大人,天下官商勾结的事还少吗?谁又会上去就以重金贿赂呢,清官贪官,民间走一走便知。”

“并且此计的毒辣还不止于此,若这些金子,外面是金,里面是铜呢?”


与此同时,临江城。

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云层,笼罩整个临江城。

仅仅一夜时间,粮价便从昨日两百文一斗的天价,再次暴涨二十文。

临江城粮价暴涨到了两百二十文一斗。

这别说一些普通百姓,哪怕是一些富裕的商贾也有些吃不消。

粮价彻底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商贾大赚,却依旧大肆屯粮,坐等粮价继续攀升!

临江城街头,县衙外,全是瘦骨嶙峋的百姓。

他们满脸压抑,聚集在一起,一股冲天的愤怒直冲云霄。

如果不是大多数百姓家里还有一些存粮,没到弹尽粮绝的时候。

一场恐怖的民愤,早就掀翻了县衙。

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这样下去,临江城必定大乱。

屋漏偏逢连夜雨,临江城民愤快要到达巅峰之时,又是一道消息传来。

几十里外的清水城粮价稳定在八十二文的消息猛然传来。

瞬间,整个临江城都炸开了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临江城和清水城两地通着一条清水河,只有几十里之遥。

同样遭受大灾,同样粮价开始涨到一百文一斗,但只是短短七天的时间,清水城的粮价就稳定在八十二文一斗。

临江城的粮价,却高达两百二十文一斗!

如此差距,百姓心里简直难以接受。

因此百姓暗地里,早就将高阳骂的狗血喷头。

昏官,高扒皮,这都是高阳的外号。

只是出于对朝廷的敬畏,百姓这才不敢当众谩骂。

但照这个势头,虽然现在还没有爆发大乱,但百姓却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

县衙内。

高阳负手站在大堂,一双眸子看向外面。

哪怕是关闭县衙大门,却依旧能听到百姓愤怒的声音。

临江城,即将爆发!

杜江急的来回在县衙走动,还不时的看向高阳,面带着急。

他现在就怕临江城先乱了,那一切就晚了。

但高阳稳坐钓鱼台,丝毫不慌,他也只能干着急。

“杜大人,这一大早上,你都晃了十几圈了,本公子差点就被你晃晕了。”高阳没好气的道。

杜江停下脚步,尴尬的笑了笑,“大人,外面这民愤,您坐得住,下官坐不住啊。”

“像您这样的心理素质,世间少有啊!”

杜江是真的服气,一旦临江城大乱,高阳首当其中,但高阳这么小的年纪,却展现了完全比他还要老辣的沉稳。

简直恐怖!

一旁的师爷都愣住了。

杜江对这位长安的高公子,什么时候这么恭敬了?

前两日不是还恨不得生吃了高公子吗?

高阳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感受着茶香在口腔中爆炸的感觉。

接着,高阳淡淡道,“杜大人,取临江城县印来吧。”

“鱼已入瓮,该杀了!”

此言一出,杜江眼里激动万分。

他赶忙取来临江城县印,激动道,“大人,可以收网了?”

高阳点头,淡淡道,“即刻张贴榜文,临江城粮仓全面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全面兜售!”

“这份榜文,务必要传遍临江城的大街小巷!”

接着,高阳看向上官婉儿,“从即刻起,派兵接管码头,所有货船,不得出城!”

“违令者,斩!”

“临江城城门,派重兵把守,一粒粮食都不得出城!”

杜江和上官婉儿闻言,脸上不禁露出激动。

憋屈了七日,布局了七日,高阳终于有了动作。

并且,还是大动作!

“我等谨遵大人旨意。”

二人齐声应道。

上官婉儿内心更是无比惊叹。

狠!

太狠了!

不仅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兜售粮食,冲击市场,还要封锁城门,码头。

如此行为之下,各大粮商必定人心惶惶!

“大人,下官有些担心,正如大人先前所说,若开仓放粮,只怕粮仓粮食不够啊!”

“只要城内粮商硬挺几天,粮仓内的粮食一旦售空,到那时如何是好?”

“还请大人指点!”

杜江虚心求教。

现在粮价上天,一旦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出售,百姓必定争抢。

高阳笑着道,“杜大人难道忘了城外的一批“赈灾粮”?”

杜江闻言,眼前瞬间一亮。

但他又皱眉说道,“钱赵韩林四大粮商盘踞临江城百年,势力错综复杂,他们恐怕知道粮仓的虚实……”

高阳眼里闪着冰冷和不屑。

“他们知道,他们能抗,但那些外地粮商,临江城内的小粮商能抗吗?”

“先卖就赚,后卖破产,不卖就净亏一来一回的粮食损耗和大笔成本,若是杜大人,你会怎么选?”高阳幽幽的道,“阴谋可以躲,但阳谋怎么避?”

杜江恍然大悟,一张脸涨得通红!

他全都明白了。

高阳,太狠了!

他是想踩踏外地粮商,逼四大粮商卖粮!

“下官这就去办!”

杜江急的作势要走。

高阳又说道,“等等!”

杜江回过头,看向高阳,“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高阳淡淡道,“粮仓粮食不多,不要卖的太快,让百姓排队购买,一户一户登记。”

“再对外放出消息,说陛下下令赈灾,运了十万车粮前往临江城,本官生平最痛恨这些发国难财的粮商,所以要让这些发国难财的粮商,全部破产!”

“限粮令可能是十天,也可能是半个月,全看本官心情!”

杜江瞬间头皮发麻。

他直接说道,“大人此计太毒了,这帮粮商遇到大人,算是倒了十辈子的血霉,临江城内的粮价,只怕会暴跌!”

杜江匆匆出门,按照高阳的吩咐去做。

上官婉儿则是不解道,“这种小道消息,外地粮商只怕不会信吧?”

高阳轻蔑一笑,“上官大人你错了。”

上官婉儿目光注视着高阳清秀的脸,带着疑惑。

高阳解释道:“上官大人还是不懂人性,这帮外地粮商跨越几十里来卖粮,路上最少损耗十分之一,徭役,伙夫每日需要工钱和饭钱,每多拖一天,他们的成本都在拔高。”

“纵然他们硬挺不卖,返回更是一大笔的成本,这个时候,哪怕是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并且这个局真正厉害的点在于踩踏,第一批出手的粮商还能赚,后出手的粮商汤都没得喝……”

上官婉儿闻言,神色复杂。

绿萝可爱的小脸,一阵发白。

她就像是见了鬼一样。

这几日,高阳没少占她便宜,嘻嘻哈哈。

但没想到竟这么恐怖。

“大公子,您不会有朝一日将奴婢卖了,奴婢还给您数钱吧……”绿萝弱弱的出声。

高阳哈哈大笑,“本公子像这种人吗?”

绿萝毫不犹豫的点头,但又紧接着摇头。

高阳:“……”

他直接上手捏了捏绿萝婴儿肥的脸蛋,故意恶狠狠的道,“给本公子捏捏肩,捏的不舒服,那可得小心点!”

绿萝连忙搬来椅子。

“公子,您快坐下。”

随后便殷勤的给高阳捏着肩膀。

这倒是让高阳一阵好笑。

别说绿萝了,哪怕是上官婉儿看着高阳清秀的脸,也感觉一阵恐惧袭来。

很难想象,百年将门出身的公子心竟然这么脏。

但她却有一股畅快的感觉。

她的脑海中忽然想到宋青青的一番话。

“天下贪官,奸商,其心之狠,之毒辣,难以想象,寻常手段,难以遏制,恶人当以恶人磨!”

她忽然明悟。

清水城的崔状元,她眼里的栋梁之才,精通治国,但用尽手段,也只是将清水城粮价遏制在八十二文一斗,便跌不下去!

但临江城,这帮粮商将粮价抬到两百二十文一斗还不知足。

高阳手段齐出之下,又会跌到多少?

上官婉儿不确定,但她知道,绝不可能是八十二一斗!


此话一出,杜江愕然。

“什么?”

他没想到,这高阳还真不是说着玩玩。

他真要大肆翻修府衙,举办一场盛大的活动!

可这分明是灾年啊,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还如此压榨,这不是要百姓死吗?

“下官会照此去做,但高御史,纵然你是定国公之孙,闯出如此大祸,也承受不起后果!”

杜江满脸怒容。

一旁,上官婉儿神色复杂的看向高阳,她苦笑的道,“高公子,你到底想做什么?”

“否则我只能代高公子接管临江城了!”

上官婉儿神情严肃,一双眸子中带着无尽的凝重。

事情已经有些不可控了。

她必须知道高阳的意图。

杜江双眼中骤然燃起希望,直接拱手道,“上官大人,快出手吧。”

“否则一旦百姓哗变,将酿成难以挽回的大祸!”

上官婉儿看向高阳,美眸中带着疑惑,“你分明不喜欢佛祖,长安城里有许多信徒,我见过,他们的眼中都有着一股匪夷所思的狂热,但你却没有。”

“换句话来说,这几日到处走访寺庙,这并非你的本意,翻修县衙更是匪夷所思,要不了一段时间,你就要返回长安,但你为何要翻修县衙?”

“背负一城之骂名,令临江城粮价暴涨,这一切,高公子必须得跟我交个底!”

杜江也愣住了。

他也不是傻子,上官婉儿这么一说。

他也察觉到了不对。

这一切行为,都十分反常,纵然再信佛,也不可能每天都去寺庙烧香拜服。

翻修县衙更是吃力不讨好,高阳终究要回长安城,他再纨绔也不至于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难道高阳,真的另有想法?

高阳站在寺庙外,从他的视线内,可以俯瞰整个临江城。

他淡淡道,“杜大人,还记得七天前,本公子对你说的一句话吗?”

杜江皱起眉,下意识的答道。

“可是那句想要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

“但粮价暴涨,商贾贪婪,他们不狠狠的收割一波,如何会收手?”

高阳淡淡的道,“杜大人,我想问你一句,四大粮商联合,纵然是强压,他们能降多少文?”

“八文,还是十八文?纵然是八十文一斗的粮价,又有多少百姓买得起?”

杜江语气一怔,上官婉儿也是一脸哑然。

“除非高举屠刀,将他们全部杀光,但一旦诛杀,满城商贾都会提心吊胆。”

“并且对普通百姓而言,不管是一百文一斗,还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亦或者两百文一斗,并没有太大区别,他们总归是买不起。”

“但临江城粮价暴涨,甚至官府下令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卖粮,这会吸引什么前来?”

此言一出。

嗡!

几乎是瞬间,杜江脑瓜子犹如雷霆劈下。

粮价暴涨到天价,普通百姓买不起,但这会吸引谁?

杜江和上官婉儿的脑海中,几乎是齐齐浮现出一个词。

外地粮商!

难道,难道……

杜江神情震惊的看向高阳,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上官婉儿内心也掀起滔天骇浪!

就连脸蛋清丽的绿萝,饱满的酥胸也不住的起伏。

高阳满脸冰冷的道,“钱赵韩林四大粮商贪婪的扫荡本地粮食,抬高粮价,本地小粮商也跟着屯粮,妄想卖出天价。”

“贪婪,是人的本性,整个天下商人,无人不贪,但同样,临江城粮价暴涨的消息,也会以一个恐怖的速度传遍周围各地!”

“这几日,城门口,码头边,每日运粮的马车和货船都在增加!”

“这临江城,外地粮商的人数每日都在上涨,如今的临江城早就不缺粮了。”

“现在整个临江城的粮价就将是一个巨大的气球,看着大,但一戳就破!”

“这帮商贾想大发国难财,这次,本官叫他们家破人亡!”

秦羽眸子中浮现出一股冰冷,他的声音并不大,却让杜江和上官婉儿听的很清楚。

这轻飘飘的语气,席卷杜江和上官婉儿的内心。

他们的眼神,就像是见了鬼一样!

如果按照高阳所说,到时候这些粮商面对的就是一场大灾难,但杜江的心中没有怜悯,相反只有快意。

这些大发国难财的商贾,全都该死。

“那大人要翻修县衙,举办什么赛龙舟活动,这意欲何为?”杜江不解问道。

高阳对此,并没有解释。

只是说了一句,“杜县令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对百姓来说,五十文一斗的粮价,也需要银子买。”

杜江闻言,眸中罕见的没有轻视。

他陷入了思考。

五十文一斗的粮价,百姓也需要银子来买。

这一番话,让他内心有所明悟,但却又抓不住。

杜江直接跪了下来,“大人,下官有罪,下官非但愚笨,竟还弹劾大人!”

高阳淡淡道,“四大粮商根深蒂固,县衙内不知有多少他们的人,本官这才不说。”

“几日前的弹劾,不足挂齿,你不必放在心上。”

但杜江满头大汗的道,“大人,就在一个时辰前,下官来找御史大人之前,下官又写了一封,并且措辞更激烈,语气更激动。”

高阳:“……”

他看向杜江,嘴角一阵抽搐。

这杜江的手,这是真快啊!

这长安岂不是要炸开锅?

上官婉儿出声道,“我现在立刻修书一封,以快马送到长安,高公子不必担心。”

高阳点了点头。

这批粮商遇到他,算是他们倒了大霉!

高阳看向上官婉儿说道:“上官大人,今天晚上,劳烦从城外用土和沙子装满沙袋,消息切记不要走漏,我有大用。”

上官婉儿立刻点头,“我会持陛下旨意,从城外驻军调一只兵马前来配合高公子!”

高阳俯瞰整个临江城,他目光带着极致的冰冷:“今日,将是临江城一众粮商最后的狂欢,明天,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


他的心中—慌。

若是这蝗虫真能吃的话,那这两个法子—起用,说不定真能起到奇效。

但崔星河却沉声道,“陛下,此计绝不开行,乃祸民之计!”

宋青青眉头蹙起,“为何?”

“臣虽没见过蝗虫,但却博览群书!”

“以往大灾时,蝗虫遮天蔽日,席卷过后,百姓无粮可吃,因此—些百姓饿急了,不仅会吃蝗虫,做法也有数种。”

“但服用的蝗虫数量少还并无大碍,—旦吃的太多,均出现了腹泻等症状,这足以说明,蝗虫是有毒的,不能吃。”

—言落下,整个御书房陷入巨大的喧闹。

崔星河脸上的表情不变,但心底—阵冷笑。

他承认高阳不走寻常路,—些法子甚至是他也十分惊叹,但论读史,博览群书。

—百个高阳也比不上他!

蝗虫根本就不能吃,它有毒!

这吃下去,谁能承受这个责任?

否则他早就提出这个政策了,怎么可能留给高阳!

—旁,徐玄机也开口道,“崔状元所言极是,老臣曾在青州任刺史,当地爆发了巨大蝗灾,老臣亲眼所见,吃了蝗虫的百姓虽不致命,但身体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难受。”

“此法,乃祸民之法!”

这—句话,徐玄机便用的极重,甚至可以问罪!

王忠—听,骤然出声,“陛下,这高阳尽出昏招,还请陛下将其丢出去,否则真按此子所做,后果太过严重!”

宋青青也是脸色—变,十分难看。

她目光看向徐玄机,“徐相此言,当真?”

徐玄机恭敬行礼道,“臣所言,句句属实,臣敢以项上人头保证!”

“陛下,这蝗灾真乃上天惩罚,非老臣胡说八道,—旦冬天不下雪,春季不下雨,夏季干旱,便容易爆发蝗灾,高大人此法虽好,但蝗虫却有毒!”

“这必定是行不通的。”

这—刻,宋青青沉默了。

蝗虫有毒,飞的还快,幼卵期还渗入土壤,真像是苍天降下的惩罚!

难道关中百姓必遭此劫?

崔星河目光看向高阳,道,“高大人,本官承认,你有大才,但此计却根本行不通。”

“历史上任何—次蝗灾,都不是以吃而收尾的!”

高阳看向崔星河,脸上露出笑容,只是说出的话,却让崔星河为之—愣。

“崔大人,你说得对,但也不对。”

“先前我便向陛下确认,关中蝗虫是已经肆虐,还是虫卵居多,这—点,至关重要!”

崔星河—愣,整个御书房为之—愣。

“高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崔星河皱眉,有些不安。

高阳目光扫过御书房群臣,道,“本官小时候顽劣的时候,凑巧在山上破庙遇到—个仙风道骨的老人,他留下了—本古籍,古籍上就有蝗虫的记载。”

“天下蝗虫种类诸多,但主要肆虐的只有两种,沙漠蝗和东亚飞蝗,大乾境内肆虐的蝗虫主要为东亚飞蝗。”

“而不管是东亚飞蝗还是沙漠蝗它们的体内结构十分特殊,分为独居型和群居型。”

“简单点来说,当蝗灾尚未爆发,蝗虫尚未成群结队时,他们通体为绿色,或主要部位呈绿色,此刻,蝗虫无毒,并且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炸完之后,宛若飞虾—般。”

高阳说话间,忍不住的舔了舔唇。

前世他对虫子也是拒绝的,直到去了—趟广东,偶然吃到这炸蝗虫,便惊为天人。

之后,他便也查了—下蝗虫的资料,最终和大乾的蝗虫—对比,几乎—样。

那自然也是能吃的。

若是不同,那也没事,大不了发配岭南,唯有—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