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屋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 番外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 番外

汾清三杯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子婴笑道,“可眼下,外大父却是不想为大王效力呀。”王翦却是有苦说不出,当初自己所言,必须六十万大军,才能一举攻伐楚国,可大王却信了李信。最终折了二十万锐士。这个时候,自己却主动说自己病都好了,那自己的老脸还往哪搁?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却也无话辩驳,子婴继续道:“外大父可想过,这时候大父最需要谁?”“那当然是可执掌六十万大军的人才,嘿,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这大秦内,能执掌这么多兵马的,只有老夫!”王翦说的豪气万丈,这是绝对的自信。“说得对,大父需要你,可你却等着大父来求你,岂不是落了大父的面子?这是你做臣子该做的?”王翦一听哑然,没想到子婴看出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武将,王翦自然是有自己的脾气,大王当初不待见自己,气的他称病告老还乡。现在...

主角:嬴政赢子婴   更新:2024-11-14 09: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其他类型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 番外》,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子婴笑道,“可眼下,外大父却是不想为大王效力呀。”王翦却是有苦说不出,当初自己所言,必须六十万大军,才能一举攻伐楚国,可大王却信了李信。最终折了二十万锐士。这个时候,自己却主动说自己病都好了,那自己的老脸还往哪搁?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却也无话辩驳,子婴继续道:“外大父可想过,这时候大父最需要谁?”“那当然是可执掌六十万大军的人才,嘿,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这大秦内,能执掌这么多兵马的,只有老夫!”王翦说的豪气万丈,这是绝对的自信。“说得对,大父需要你,可你却等着大父来求你,岂不是落了大父的面子?这是你做臣子该做的?”王翦一听哑然,没想到子婴看出了自己的想法。作为一名武将,王翦自然是有自己的脾气,大王当初不待见自己,气的他称病告老还乡。现在...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 番外》精彩片段


子婴笑道,“可眼下,外大父却是不想为大王效力呀。”

王翦却是有苦说不出,当初自己所言,必须六十万大军,才能一举攻伐楚国,可大王却信了李信。

最终折了二十万锐士。

这个时候,自己却主动说自己病都好了,那自己的老脸还往哪搁?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却也无话辩驳,子婴继续道:“外大父可想过,这时候大父最需要谁?”

“那当然是可执掌六十万大军的人才,嘿,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这大秦内,能执掌这么多兵马的,只有老夫!”

王翦说的豪气万丈,这是绝对的自信。

“说得对,大父需要你,可你却等着大父来求你,岂不是落了大父的面子?这是你做臣子该做的?”

王翦一听哑然,没想到子婴看出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一名武将,王翦自然是有自己的脾气,大王当初不待见自己,气的他称病告老还乡。

现在大秦需要自己了,难道还让自己舔着脸上去吗?

王翦深知待价而沽的道理,可子婴这般一说,又让王翦想起了往事。

当初,可是自己陪着大王斩杀的嫪毐,是自己陪着大王打下的赵国。

而这一次惨败,想必大王一定很心痛吧……

王翦叹了口气,子婴想要说什么,他心里清楚。

到了这时候,王翦估摸也猜到子婴肯定是大王派来,说服自己回去的。

不对!想到这里,王翦目光一凛,望向了子婴。

按照大王的脾气,是不可能让子婴过来让自己回咸阳的。

一个三岁的孩童,大王怎么会这般的冒失?

王翦吃准了大王会亲自来雍城,请自己出山,给足自己的面子。

毕竟,自己和大王合作了这么多年,两人心中所想大致可以猜出。

不然,为何这六十万大军,集结地放在了雍城?

而不是函谷关?

在函谷关东出的时候,岂不是更快。

那既然不是大王让子婴来劝说自己,那这一定是自己外孙的想法。

想到这里,王翦的内心骇然了,自己的外孙竟然要让自己回咸阳去争这个统帅。

子婴为何要这般?

联想到子婴需要护卫,想到子婴的处境,王翦完全明白了。

自己的外孙,是想让自己回咸阳,给他撑腰啊!

芈家倒了,扶苏等于流放,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宫内,得受尽多少欺压?

怪不得子婴一直让自己回咸阳找大王,原来是这样!

想通后的王翦,忽地眼睛有点湿润,他伸手把子婴抱起,喃喃道:

“是外大父不好……外大父这就陪你去咸阳。”

王燕哪见过这阵仗,可看着父亲的模样,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只得对着子婴呵斥道:“子婴!看你干的好事,你把外大父都给吓哭了!”

……

望着王翦,子婴一脑袋的问号……

只是去咸阳而已,王翦至于哭吗?

就算有人拿装病说事,大可以说已经痊愈来搪塞。

谁来给你证明,王翦一直是装病的?

何况,整个百官里面,也没有那个人不上道,来得罪王翦吧。

可王翦,确确实实地哭了。

子婴觉得,是不是自己说的有点吓人,可自己压根就没拿大父压他啊。

子婴哪里知道,王翦是自动脑补了他的处境,忍不住才哭的。

……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一次,秦国的猛将王翦,在自己家人面前流了泪。

以至于扶苏也有点感动,跟着抹了几把眼泪。

倒是子婴和王燕,有点莫名其妙。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坏了不少人。

贬为庶人对于芈家众人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可竟然有人在此刻让大王停住?

众人皆是略带怒意,如果让大王收回成命,重罚了芈家可如何是好?

转念一想在场的众人能喊大王“大父”的只有一位,那就是长孙子婴。

可子婴明明不会说话啊!

回想起刚才稚嫩的声音,众人皆是震惊地望向了跪在前排的幼小身影。

“子婴,你……你会说话了?”一旁的王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离的最近,听的最为真切,等待了三年的儿子终于开口说话了。

她激动地伸手把子婴揽进了怀里,全然没有在意刚才子婴喊了什么。

一旁的扶苏此刻心中震惊,他发现父王已经停下脚步,疑惑地望向了这里。

“父王,孩儿管教不严,回头一定重罚子婴!”扶苏以为触怒了嬴政,赶忙解释道。

嬴政没有理会扶苏,目光望向了自己的孙子,眼中充满了一丝疑惑,对着身旁的两人问道:“刚才他说话了?”

左边的正是赵高,见大王问话,他连忙道:“大王,是有人说话,可不一定是小公子所言。”

所有人都知道,子婴三年了,一句话也不会说,就算开口说话也应该喊他的父母,谁会第一句喊大父的?

赵高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刚才估摸是芈家某人不满判罚,故意来这一桩长孙开口,让大王高兴。

宫内外的人都知道,大王疼爱子婴,可他口不能言,自然要扣一些分。

刚才扶苏直接承认,这在赵高看来,反而是作假无疑,反正待会子婴说不出话也可以继续推脱孩子小,受了惊吓无法再言语。

大王疼爱长孙,搞不好会收回成命,让扶苏继续留在宫中。

想到这一点,赵高对扶苏的评价又高了一分,毕竟是大王长子,又是名门之后,虽然性格软弱,可智商绝对在线。

“大王,我听清了,确实有个幼童的声音喊了‘大父’,想必小公子真的开口了。”可大王身旁的另一人,却笃定道。

赵高一愣,转头望了一眼,这身披铠甲,是大王的贴身护卫,蒙恬的胞弟——蒙毅。

听到身边两人的话,嬴政还是有点不确信,对着跪着的众人再度问道:“你们听清了吗?”

虽然听的真切,可众人却不敢应答,孩童开口第一句竟然呼喊的是大父,这委实过于魔幻。

可大王问话,总得有人回答,芈华深吸一口气,正要解释,幼童的声音再度响起。

“大父……刚才是我开口,我……”看着真人版的秦始皇,原本想好的说辞却又一片空白,子婴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被始皇帝这么盯着,饶是穿越而来,身为亲孙的子婴,也被这强大的气场给镇住。

子婴这一开口,众人皆是沉默了,没想到真是这三岁孩童所言,赵高愣在原地,脸上尴尬万分,好在现在也没人关注他。

亲眼看到自己的长孙开口,嬴政内心自然欢喜,可今日并不是庆贺的时候,身后的章台宫内,百官还在等着他去宣布噩耗。

子婴此刻抿着嘴唇,就这么盯着嬴政,想要说什么,可顿了一下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爷孙两人就这么望着。

看着眼前面庞幼嫩,又带点倔强的长孙,嬴政觉得自己刚才的惩处是不是严厉了一点?

竟然让自己的长孙直接开口说话,也许是刚开口的缘故,并不能说多少话。

可,这个倔强的表情,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不就是幼年的自己?

当初身在邯郸,三岁的自己无依无靠,每天对着铜镜咬牙坚持,不也是这副表情?

自己忍辱负重这么多年,才辗转回到大秦,成了王位。

到后来的诛嫪毐,逐吕不韦……

自己才最终真正执掌了大秦,开启了自己的争霸之路,灭了赵国,才报了自己幼年的仇。

自己这一路走来,艰辛无比,这一路的辛酸苦楚,谁又能懂?

今日,却在自己的长孙脸庞上见到了这久违的表情,嬴政内心无比复杂。

温室内的花多,是抵抗不了严寒的!

收起了心思,望着眼前的子婴,嬴政开口道:“你想说,寡人刚才的判罚不公?”

众人已经听了出来,这是大王在给子婴找台阶下,谁会真的质问一个三岁小孩这个问题?

哪怕只要子婴点点头,或是不言语,大王也可以顺势让子婴留在宫中,毕竟作为长孙的子婴在宫内有着不少的宫女侍奉,省的去那雍城,这是大王想把子婴留在身边。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三岁的子婴竟然接过了话茬,“我觉得,既然是别人反叛,为什么要牵连其他人?”

秦国以法立国,子婴作为穿越而来的历史生自然是知道,可眼下,只有这样回答,才符合他三岁孩童的身份。

嬴政一愣,没想到这长孙才说了三句话,已然这般流畅,这让他十分意外。

面部没有表情,嬴政喊了声,“赵高。”

一旁的赵高立刻明白大王的意思,拱手对大王行了一礼,对着子婴解释道:“按大秦律例,叛国者可夷三族。”

言外之意,大王只是罚没芈家贬为庶人,已经相当仁慈。

“那照理说,大父也在这三族之列。”子婴直接接了一句。

真要论资排辈起来,各国的王室,多少都有点血亲,子婴熟读历史,自然知道这些。

这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直接把在场的所有人镇住了。

芈华反应最快,立刻喝道:“大胆!燕儿,你怎么教孩子的?”

芈华直接把罪责推给了王燕,毕竟王燕是王翦的女儿,王贲的妹妹。

将门世家,王翦给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此刻在雍城养老,可她长兄王贲灭掉魏国,此刻正驻守在魏国都城大梁。

想必大王也不会真的怪罪她,总比责骂扶苏要好。

王燕也是一阵惊诧,这等逆天言语竟然是自己儿子口中所出,看来今日这芈家请罪,免不得生出什么变数。

嬴政也没想到自己的乖孙,竟然说出这种话,这下反倒让自己下不了台。

可孩童之言毕竟无心,嬴政思索了下,道:“说的有理,我用人不善,导致城父大败,自当受罚,罚孤口食减半。”

子婴一听,直接站起身子,道:

“我愿与大父,共领此责罚!”


想到这里,国夫人觉得,不能再纵容胡亥,得让赵高加紧教导。

乾坤未定,谁又知,最后笑的是谁?

嬴政没有追究子婴在宫内骑马,这等于就默认了。

又叮嘱了黑夫几句,便带着人走了。

临走时,胡亥张着嘴还想问,为什么不处罚子婴。

可看到国夫人那严厉的眼神,最终还是闭嘴了。

李斯的办事效率极快,从黑夫这打听到了几位打造工匠的地址后,便去办了。

等到李斯亲自上门拜访,道出了缘由,这些个工匠才知道是为谁打造的马具。

“啊?竟然是大王的长孙,怪不得,这等马具别出心裁……”

听到李斯大人的话,工匠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的雇主竟然是大王长孙。

虽说没有图纸,可马具的大致样式,黑夫也说的清楚,工匠多次迭代根据自己的经验最终做成了品。

身为工匠,也知晓这套马具的实用之处,正准备和同行吹牛,想着要以后自己卖呢。

可谁成想,人家已经找上门来了。

子婴的名号,已经传遍了咸阳城,工匠们得知是子婴想出的法子顿时心感敬佩。

“行了,我需要十套马具,明日交付与我。”李斯没有时间在这闲聊,下了订单就走了。

次日,李斯就让人取了这十套马具送于蒙毅,而蒙毅让人装配好后,便率人出了咸阳城。

既然要体验这马具的实用性,野外奔袭几天少不了,带好了干粮,蒙毅直奔函谷关。

许久的日子没见老爹蒙武,正好趁这公差见上一见。

原本需要三日的行程,这一次蒙毅特意加快了速度,骑在马鞍上,果然又快又稳。

最主要的,还是马匹奔跑有力,马蹄铁在碎石路上飞奔,这哒哒的马蹄声,蒙毅可爱死了。

一跑着,就没刹住车,第二日便到了函谷关。

这一番使用下来,蒙毅切身感受到这套马具对于骑乘的加强,心中震动。

“必须立刻把这事禀报大王!”刚到了关下的蒙毅一扯马绳,带着众人又奔向了咸阳。

刚才关内的士兵都已经看到蒙毅了,守卫都已经开了门,等着蒙毅进关。

内心还不住寻思着,今天蒙武老将军,不得多少多喝一杯。

可谁成想,蒙毅竟然扭头走了。

两位开门的士兵,相互看了一眼,忍不住问道:“刚才那是蒙毅将军吗?”

另一位摸着脑袋,却也没回答,只见尘土飞扬,蒙毅将军已经疾驰而去。

……

待到嬴政收到了消息,旋即召集李斯,商量打造马具的事。

“大王,这马具一共要打造多少副?”李斯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材料够不够,如何凑够,都是他的事。

“自然是所有马匹均要了!”

“这……”李斯陷入了沉默,且不算打造时的损耗,单是这马具需要材料的数量,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

嬴政知道李斯的难处,摆摆手道:“无妨,齐国的青铜材料马上就当了,这批就全用在打造马具上,我估算了下数量,应该够用了。”

“啊?这……大王这批青铜可是要打造箭矢的。”

大秦弩箭天下无敌,六十万大军匹配的数量也是极大,这批物资原本是来打造这等利器。

可若是拿来打造马具,那箭矢怎么办?

“每个弓箭手配备十支箭矢,现有的库存足够两场激战。”嬴政翻了下桌子上的竹简,这里都是军队的详细物资数量,稍微算了一下,已经足够用了。


嬴政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长孙,愣在原地。

这小子怎么顺杆爬?

这清澈的眼神,坚毅的表情却又不像装出来的。

可这些竟然是发生在自己这三岁的长孙身上,嬴政一时间有点哭笑不得。

身后的芈家众人,惊诧万分,没想到这子婴竟然这般滑头,原本要去雍城流放三年。

可他却这般要和大王一起,接受这“口食减半”的惩罚。

这小子明明是喝奶的好吧……还有一个乳娘在宫内伺候着。

看着发愣的嬴政,子婴吸了吸鼻子,道:“大父,答应子婴,不要赶我走。”

听到长孙的话,嬴政深舒了一口气,这才是这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吧,毕竟他才三岁。

否则三岁就有这般不要脸的性格,岂不是比当年的自己,还要懂得生存之道?

嬴政心里想笑,可又笑不出来,身后的百官还在等着自己,他在这耽误了不少时间。

眼眸望向了身后的王燕和扶苏,可扶苏此刻依旧低着头不敢看自己一眼,这让嬴政很失望。

看来扶苏必须去雍城锻炼锻炼,让王翦好好教导一番,可这软弱的性格,得让他媳妇王燕看着。

可生母分别,自己这长孙怎么办?

略微思索了下,嬴政就释然了,自己当初也是颠沛流离,不也成材了么?

何况这子婴,还有自己这个大父呢!

想到这里,嬴政便道:“好,既然这样,你就跟着我吧。”

说罢嬴政转头朝着章台宫内走去。

子婴心中大喜,自己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自己这个爷爷刚才可是说跟着他,按照他脸皮厚的性格,自然是把这个王命执行到底。

他回头望了一眼自己的母亲,见王燕笑脸上带着一丝泪花,子婴心中一阵温暖。

一咬牙,一路小跑跟着嬴政,小手捏住嬴政的玄袍,快步跟了上去。

……

章台宫内。

此刻,百官皆已到场,按照时辰大王应该早已进殿,可众人并不奇怪。

门前的芈家如此显眼,大王处理自然需要一些时间。

对于芈家的处罚,众人难以猜测,这一次,秦国大伤元气!

原本打下的楚国领土,此刻已经被项燕收回,据昨夜逃回城的李信和蒙恬所说,项燕已经举兵围困大梁城,想要给魏国复国。

王贲自从水淹大梁城,灭亡了魏国后,一直在大梁城内驻守,以平叛着魏国士族的反叛。

原本秦国的强大,让这些士族不敢冒头,可蒙恬和李信在城父的大败,让这些士族看到了希望。

如果项燕攻下了大梁城,真的让魏国复国成功。

那这一年秦国所打下的土地,将要全部丢失。

此刻,急需大王拿定主意,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可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反叛的人太过重量级,太过让大王难办。

群臣沉默不语,等待着大王的到来。

片刻后,嬴政从侧门迈步走上高台,看到大王的到来,众臣才舒了一口气。

眼下提振全国士气的,也只有高台上的嬴政。

可当众人看到大王身后那一抹幼小的身影时,大殿内皆是此起彼伏的疑惑声。

这是谁家的孩子?

为什么拉着大王的衣袍?

身旁的蒙毅和赵高为什么不管不顾?

眼尖的人,已经看出来了,这是大王的长孙子婴啊!

为什么子婴会出现在这里?一个不会说话的三岁幼童在这是何意?

众人疑惑不解,直到嬴政走到了座位旁,大家才安静了下来。

嬴政面露哀伤,转身面向群臣,刚想坐下去,这才想起自己的衣袍还被子婴给捏着。

一旁的赵高眼疾手快,立刻低头侧身,低声道:“小公子,大王要落座了,你松手吧。”

子婴这才松了手,可他自然地站在了座位的一旁,这原本是赵高站立的位置,这时候他只好往旁边靠一靠。

嬴政并未坐下,目光扫视了一圈后,深吸一口气道:“今日,是我大秦之殇,我大秦二十万锐士几近全军覆没,这一切都是寡人的错!寡人用人不善!”

浑厚的嗓音传遍大殿,有的大臣止不住伤痛,立刻掩面哭泣。

望着眼前这近百名的官员,子婴深吸一口气,这就是整个大秦的核心层,大父的一句话,就让有的官员配合痛苦。

这就是权力吗?

嬴政还想说些什么,可人群中已经有人让出一条道。

只见,两位光裸着上身,双手背负的武将快步走来,走到大殿前立刻扑通跪了下去。

“请大王降罪,我等辜负了大王所托,使得二十万将士战死沙场,请大王赐死!”

来人竟是蒙恬和李信,他们昨晚才回到咸阳,把这个震天的消息传了回来。

“你二人有何罪?有罪的,是那昌平君!他辜负了寡人的厚望,公然反叛,这才是导致这次大败的罪魁祸首!”

说到此处,嬴政带着怒意继续道:“你俩起来,我还未认输,往后的仗还指着你俩去打呢。”

蒙恬和李信听罢,失声痛哭低头也不起身,还是身旁的大臣劝说下,这才勉强起身。

顿了顿,嬴政继续说道:“这一战还未完呢!既然二十万大军无法攻灭楚国,那就再派三十万,六十万!就算楚国有项燕这等名将,也一样要在大秦的铁骑下崩溃!”

这话一出,犹如油锅里遇到了水,立刻沸腾了起来。

大王竟然还要攻打楚国?

眼下楚国四十万大军在函谷关外驰骋,正是风头正盛,最稳妥的方法自然是避其锋芒。

这几年大秦连年征战,四线开战,国力耗损,加上这一次的大败更是雪上加霜。

见台下窃窃私语,嬴政的目光犹如刀子一般在每一个人扫过,大殿立刻又安静了下来。

站在现场的子婴深吸一口气,这就是帝王的霸气啊!

一个眼神就震住了群臣!

嬴政发问道:“怎么?这仗不能打?”

望着大王的目光,李信和蒙恬立刻低下了头,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让他们统帅几十万大军,碰上项燕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城父之战,两人的锐气已经被项燕的打没了。

“大王,臣觉得眼下不可再战!”忽地,一人走出人群,高声道。

嬴政望了过去,发现竟是李斯,他掌管各地军需粮草,后勤全部得靠他。

嬴政没有发怒,问:“为何?”

“眼下秋收已过,军需粮草已经收缴完毕,分发给了各路大军,此次若是再战,恐有损国之根本。”

“是啊,大王请三思!”

“请大王三思!”

见李斯出面,其余群臣均附和应道。

毕竟,楚国主力尚在,秦国可没有国力,再来一场长平之战。

何况,眼下的楚国内部堪忧,楚王负刍篡位当王,根基不稳,昌平君叛秦也是基于此,帮助负刍稳定其他士族。

若是大秦继续派兵进攻,反而会帮助负刍稳定统治,一心对付大秦。

只要大秦等到几年,楚国内部必然大乱,这是大部分臣子内心的想法。

望着这群臣子,嬴政的内心无比失望,这些道理他都知道,可大秦并不惧怕强大的楚国!

他轻叹一口气,面向群臣问道:“你们都不赞同继续攻打楚国?”

台下一片沉默,这已经给了嬴政答案。

整个大殿内,死一般的沉默,忽地,一道轻微的童声响起:

“我赞同!! ”


子婴长得矮,只得找了一个凳子,趴了上去,这才看清。

只见几个简易的旗帜模型,放在了王翦的桌子上,看了半晌子婴才看清,原来王翦的桌子上也是一张舆图。

那简易的旗帜上,写的是“楚”和“秦”字。

“好家伙,原来外大父晚上是在演练沙盘呢。”想到这里,子婴心中大定。

看来王翦对于这六十万大军统领之位,是十分渴望,不然,这大半夜的,为何还在这演练沙盘?

听侍卫们说,老将军可是经常如此。

一想到这里,子婴内心震动,看来想要百战百胜,不但要靠天赋,还得靠勤劳。

饶是如王翦这般经验丰富的猛将,对于攻伐楚国,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可王翦的内心,还是站在大秦这边,想到这里,子婴觉得,自己这一次的任务,大概率可以顺利完成。

见王翦酣睡正香,子婴也不好打扰,对着屋子内的竹简感了兴趣。

下了椅子,走近书架,抽了一摞出来,打开细看,这才发现,这些大多都是行军的经验。

三言两语,说的都是带兵打仗的事。

可竹简翻到头,一共也没多少个字。

“怪不得写的这么简便,这一摞竹简,一共也写不得多少字。”王翦的书房内,竹简虽然多,可若是换成书本,实际上也没那么夸张。

想到这里,子婴忍不住叹口气,看来这造纸术也得提上日程。

可眼下,提升大秦实力为主,还是得找个合理的机会,先发明了马鞍和马蹄铁。

昨日在马背上,子婴感受到了什么叫原始的骑马体验。

没有马鞍,只有缰绳,子婴虽然是被人抱着的,可还是没给自己颠死。

想来,这骑兵打仗,骑乘的速度不但不快,反而不太稳。

想到这里,子婴的目光望向了墙上。

那里挂着不少的武器,除了有弓弩外,还有一把华丽异常的宝剑。

刚进屋时,子婴就看到了这把剑。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武器都是用青铜打造,冶铁术并不发达,这宝剑上竟然雕刻着一些宝石,一看就非同一般。

好奇心顿时驱使着子婴,忘了下外大父,此刻的王翦还在酣睡。

子婴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爬上了旁边的椅子,伸手想要拿下这把剑。

可一搭在手上,子婴就放弃了。

这果然是青铜打造的,这重量起码有三十斤,自己一个三岁的小儿如何拿得起?

可子婴还是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伸手想要抽出宝剑。

借助着剑鞘的衬托,子婴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把剑身一点点抽了出来。

锋利的剑刃闪着寒光,到射出子婴的面容。

子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这战国时代,竟然也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能打造出这般锋利的兵刃。

想到这里,子婴已经将整个剑身抽了出来,可刚抽出来的剑身,没有了剑鞘的支撑,子婴只觉得手腕一沉,竟然没有握住剑柄,整个剑掉落了下去。

“哐当~”一声,剑身直直地落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锋利的剑刃,直接将一旁的桌子削掉了一部分。

这响声,顿时让王翦惊醒,当他看到站在椅子上的子婴以及地上的宝剑时,吓了一跳。

顿时明白了过来,这三岁的外孙,竟然跑到自己的书房来偷拿宝剑,竟然还拿了出来。

王翦立刻冲了上来,倒不是去捡起宝剑,反而是来查看子婴有没有受伤。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