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屋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

悟途 著

历史军事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是以李慎李世民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悟途”,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八零后中年大叔意外穿越!他可只是个小小杂货铺老板啊,怎么就穿成了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他可不想小小年龄就被李世民派遣到封地啊!看他开局心脏复苏救燕妃,研制青霉素贿赂李世民!逆袭唐皇不要太简单!...

主角:李慎李世民   更新:2025-04-10 16: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慎李世民的历史军事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悟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是以李慎李世民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悟途”,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八零后中年大叔意外穿越!他可只是个小小杂货铺老板啊,怎么就穿成了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他可不想小小年龄就被李世民派遣到封地啊!看他开局心脏复苏救燕妃,研制青霉素贿赂李世民!逆袭唐皇不要太简单!...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大哥,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感谢四哥。”李慎说道


“感谢老四。为什么。”李承乾不解

“大哥,你年纪太大了。而且你一直做的很好。而阿耶如今才三十七岁,你说如果你一直独大再过五年。十年。等你真正壮年的时候,阿耶也才四十几岁。到时候你是继续当太子呢。还是让阿耶退位啊。阿耶会不会怕你等不及啊。”李慎说的话是大逆不道的。但听到李承乾耳里确实如遭雷击。

是啊他年纪太大了。历史上多少这种情况。皇帝都把太子废了。有的甚至杀了。而也有很多太子等不及造反的。

“十弟这些都是你想出来?”李承乾问

“大哥,这很好想嘛,只是你当局者迷。”

“那十弟我该如何。”李承乾问道

“首先就是改掉坏的毛病。把东宫的所有歌姬乐师都赶走。当然了玩还是要玩的。大哥我们是少年郎。少年郎应该朝气蓬勃,做事干练,不能少年老成,做事前怕狼,后怕虎,拖拖拉拉的。人不轻狂枉少年。不要在意四哥。不要在意别人。不要辜负了自己。大哥喜欢哪个姑娘咱就娶回来做妾。喜欢马咱就去驰骋。只要自己行的正就好。大哥你现在就走偏了。注意身边的人。说实话据我了解,你身边可真没什么能臣。纨绔点不怕,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对还是错就行。愿意了就去阿耶那帮忙处理处理政务。阿耶太累了。作为嫡长子这是你的责任。哪怕他不是皇帝,是个农户。这个时候你作为长子也应该多帮助耕地了。剩下的就等着被。早晚这些耕地都是你的。”

“而且大哥,我真想问一句。你真的想做皇帝么”李慎说完盯着李承乾

“当然想。天下谁不想做皇帝”李承乾说道

“我就不想。皇帝有什么好呢。大哥你说说”李慎问李承乾

“天下都是我。权利。财富。”李承乾激动的说

“大哥,你错了。我认为当皇帝是最不好的职业。先说权利:你问问阿耶。如今阿耶这等地位,能不能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权利。你信不信。就现在阿耶在朝堂上说废太子。立魏王。都办不到。你信与不信。”李慎嘲笑道

“不可能。为什么办不到”李承乾不信

“因为重臣都会反对。都反对这事就办不成。整不好还得留下骂名。朝堂上是斗争的地方。是各方势力争夺利益的地方。皇帝代表的只是我们李家。你信不信,阿耶明天早朝说太极宫年久失修阴暗潮湿要修缮一下。这事阿耶办不成。但是如果这事是内帑出钱群臣就不会反对的那么激烈。但言官可就各个冒出来喽。什么荒淫无道之类的就来了。所以说大哥。皇帝的权利是有限的。”

李承乾沉默了。他觉得李慎说的对。很多李世民的想法都没有通过

“那咱在说说钱。这个可是好东西。国无农不稳,国无商不富。国库的钱不是皇帝的。皇帝就靠那点地活着。这个就不用我说了。你看看阿耶过得这么节俭就知道了吧。所以当皇帝也没有钱。”李慎又说道

“而且你只看到皇帝的荣光一面。你没看到做一个皇帝的付出。阿耶早上卯时上朝。寅时就要起床。每天忙到亥时,有的时候子时才睡觉。大哥你能否坚持几十年?而且皇宫就是个监牢。皇帝只能在皇宫里。偶尔出去一趟都一堆人跟着,还有朝臣反对。你如今是太子。还可以带着人到处走走。以后你就只能在皇宫了。这皇宫就是修给皇上的监牢而已。这天下唯一说话算的地方就是皇宫。什么天下都是皇帝的。去过么。见过么。认识皇帝的人都没有认识一个县令的人多。”



长安东市开张半月的风味馆人流络绎不绝,李慎的蝗虫宴定价高,用的都是香料。但是每天送上来的蝗虫太多了。李慎决定卖蝗虫,收购价都是两三文钱。还有运输费成本基本就是5文钱。李慎卖八文钱一斤。一斤赚三文,并且在门口还贴了怎么做的方法。只不过百姓家没有香料只能用盐。味道差很多。但是蛋白质高啊。不下于吃肉了。所以每天都有很多百姓购买。甚至有时候都不够卖。要知道长安城四五十万户。一两百万人。再加上李慎在长安县,万年县都设立了销售点。价格便宜,还作为肉食。百姓纷纷购买,每天几十万斤根本就不够卖。还有长安城里的商人在风味馆吃过蝗虫之后也都够买一些油炸的带着路上吃或者回去给家人品尝。


有李慎作为榜样。周边出现了很多专门制作蝗虫美食的馆子。长安县,万年县。而受灾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每个县城里都有几家。烹饪也不是什么秘方。添加适当的香料就行。很多店铺甚至还开发出很多蝗虫的吃法。就这样蝗虫的需求量变大了。李慎收购的也少了。主要是很多人抬高收购价格。这让李慎非常高兴。如此下去灾区的百姓不但不会辛苦,甚至还能小赚一笔。就这样一次轰轰烈烈的人类对抗蝗灾的壮举在李慎的带动下进行着。

聪明的人什么时代都有。很多商人看到了商机。很多百姓也看到了商机,家里有平板车的。就从村里两文钱收购村里人手里的蝗虫,然后拉上几百斤走大半天的路程到长安卖。卖给一些收购价高的酒楼。一斤就可以多卖好几文钱。一车卖出去就能赚六七百文。而自己只是费了点力气。很多人因此改变了生活,变成小康家庭。

如今已经没有人在说什么蝗虫是上天降下来的灾祸了。人人都忙着抓蝗虫。老人,妇女,孩子。只要是能够动的都参与到其中。蝗虫产业一时间风靡关内道。

魏王府

今日李泰宴请几个世家的官员。崔仁智就是之一代表崔家,而餐桌上也有蝗虫菜。李泰吃了一口蝗虫。又喝了一口酒对着几人说道:“我这十弟别的不说,这赚钱的本事真是令人佩服。真是点石成金,你看这蝗虫,原本被视为天灾,百姓闻风色变如洪水猛兽。可如今你们看。这蝗虫还能赚钱。这次给朝廷节约了大量的钱粮。李慎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很多跟着做的人也是赚了不少。”

“王爷所言甚是。这纪王在商贾之道上卓然有些能耐。如若殿下你能拉拢到纪王,必然是一大助力,对王爷未来成大事有很大帮助”李泰的第一谋臣杜楚客道

“哼,我看也只不过是小道。李慎贪财,将来也成不了大器。王爷有我世家支持何愁不成事。况且李慎与我世家已有间隙。一起共事不可能的。”崔仁智却说道。表明了崔家的立场

“崔御史不必这么大的反应。老十只不过是抢了你们崔家的酒水生意而已。如果他能来助我。到时我让他与你共享技术不就完了。只是我看老十跟太子走得几很近。未必肯来助我啊。”李泰安抚崔仁智

“王爷,纪王其实跟太子也不是很近。当初是因为我们要谋他的技术。所以纪王很生气。才给太子送去五万惯。而后没有听说他与太子有何接触。而且听说。纪王跟陛下已经表明想做一个闲散王爷,不想参与到这件事当中。”韦挺也是兼任魏王府官员。算是魏王的谋臣。他也听韦贵妃说起过陛下想让李慎去东宫被李慎拒绝的事。



李慎此刻正坐在崔家酒楼二楼的一个包间,酒楼叫云来酒楼,寓意客似云来。李慎等了一会,石头带着薛礼上楼进了包间。

“见过纪王殿下,多谢纪王出手相救。”路上薛礼问了李慎的身份

“不必多礼,来坐,不知郎君哪里人,为何落的此地”李慎对薛礼道

“王爷。在下姓薛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因家境贫寒,所以想来长安博一个前程。得了富贵好能养活妻小。

哪知到了长安,投入无门。身上盘缠又已经花完,所以准备赚些盘缠回河东老家。谁知。。。。哎。。。”想起家中妻子跟自己受苦心里一阵难受。

李慎听完心中大喜,果然是那个勇冠三军的薛仁贵啊,三箭定天山。小时候评书里常听,心中高兴于是吩咐道:“石头去让他们把最好菜都上来,还有最好的酒。”

“是王爷”石头下去办了。

“薛郎君,不知你以后有何打算。”李慎试探的问。

“不瞒王爷,在下准备去西市碰碰运气。找点活干赚点钱粮,回河东老家继续种地。我家中还有发妻等候。”薛仁贵无奈道。

这次来长安他去了好几家将军府上,只不过都被管事的打发了,本想从军可又想起家中妻子,所以决定还是回家种地吧。

“薛郎君,你这一身武艺不凡,回家种地着实有点浪费了。以你之才入伍做个将军都是绰绰有余。”李慎又夸赞道

“王爷叫我仁贵即可。我虽想从军,可如今没有战事,无法立功。只能等待,而我家中就妻子一人,在下实在放心不下。”薛仁贵道

“仁贵,不瞒你说。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你可愿投我门下,将来若是有机会,我定会保举你去军中建功立业。”李慎也不隐瞒

薛仁贵喜出望外,虽然他没听说过纪王的名号。但亲王就是亲王,能给亲王做事,可比当兵吃粮好多了。

虽然当兵可以立功加官进爵,但前提是能活下来,上万人冲阵,你武功在高说死就死。

所以薛仁贵听李慎想招他入门下,赶紧单膝跪地,对李慎行礼,这是效忠的礼节。

“承蒙王爷看得起,某愿意一生为王爷效力。刀山火海,忠于纪王。”薛仁贵对李慎行礼。

“好啦,坐下吧。先吃饭”李慎扶起薛仁贵。

没一会饭菜喝酒都上来了。李慎让众人都坐一起吃。原本众人不肯,不过在李慎逼迫下才都入座。

“注。史料记载薛仁贵家道中落,确实穷苦。为了转运,甚至要迁祖坟。后来他媳妇让他参军。他参军的时候都30岁了。”

李慎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崔家酒楼的酒到底如何。刚刚听伙计说,崔家的酒都卖到全国各道去了。甚至是还有一些胡人商贾进货贩卖西域等国。崔家的生意确实不小。

崔家最有名的酒叫神仙醉。寓意神仙喝了也得喝醉。李慎打开一坛神仙醉酒香偏出,倒入碗中略微发黄。米酒都是浑浊发黄。而神仙醉只是略微发黄足以看出此酒确实不错。

李慎不会喝酒,不懂酒的好坏。于是对着薛仁贵说道:

“仁贵,你尝一尝这神仙醉如何”

薛仁贵端起碗喝了一口,回味了一下道“王爷,这神仙醉果然是好酒,酒味十足。我在东市做工的时候也经常听闻云来酒楼的神仙醉烈性十足。今日一品果真如此,难怪这酒卖的如此贵,真是物有所值。”



李慎听薛仁贵如此赞许此酒,也端起碗品了一小口。咂吧一下嘴,感觉了一下。度数不高也就二十多度应该。李慎前世跟朋友也经常出去吃饭喝酒。虽然酒量一般。李慎喝过最低度数的白酒也有三十二度。也比这神仙醉冲了许多。前世李慎不会品酒,但也能喝出酒度数高不高。三十二度,四十二度。五十度。六十度。他都喝过。甚至有一次还偷偷喝过朋友父亲收藏的七十度。结果一小杯酒就迷糊了。

李慎品完问石头。“这酒多少钱一坛?”

“王爷,这一坛酒要两贯钱呢”石头回答

“两贯钱?这么贵么?”李慎惊讶,这大唐酒水这么贵么。电视剧里不是这么演的啊。

“王爷,这时神仙醉。最好的酒。宫里都来此采购。一般都是贵人喝的。”蓝玉儿解释道

“既然都是达官贵人喝的,他一年也卖不出去多少啊。这一坛多少斤”李慎疑问

“王爷这一坛酒是一小斗,约摸四斤的样子”石头回答

“别的酒价格如何”李慎又问道

这时旁边的薛仁贵回答道:“王爷,百姓喝的酒有一百五十文一斗的,有三百文一斗的。最贵五百文一斗”

“是啊王爷,就算这云来酒楼。除了这神仙醉极品酒,还有仙人醉,一惯钱一坛的。这一坛就是一斗。还有500文的也有。”石头补充道。

李慎知道他们说的斗跟买米的斗不一样。唐朝份大斗小斗。大斗十二进左右。小斗四斤左右。大斗买米,小斗沽酒。一坛酒差不多就是一小斗。

所以李白总是在诗里说喝上一两斗。因为唐朝人喝的是酒精度很低的酿造酒,像米酒、黄酒、果酒之类,所以亲朋相聚动不动成斗成斗地喝酒,就像后世喝啤酒一样。

看来这神仙醉能够有二十多度的酒精度数,还真是好酒了。老百姓喝的都是十来度的。李慎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就要看怎么做。

得让崔家不敢耍手段,就要找盟友。而且还要建作坊。肯定不能再皇宫里做。保密措施还要做好,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管理。

薛仁贵肯定是不行。他是武将,不是李慎信不过。是薛仁贵没有经商的头脑。而且让他经商有点浪费人才。建作坊的地点。工人,管理销售的人才。合作伙伴。做生意不是那么简单的。

众人吃过饭走出酒楼。李慎才想到个问题。怎么安排薛仁贵。带回宫肯定是不行。得先安排薛仁贵有个住处。而且他还有妻子在老家,肯定要接过来。这样才能让薛仁贵没有后顾之忧的给李慎办事。

“仁贵,我目前还住在皇宫。在外没有王府。我想给你安排个住处你看如何。”李慎问薛仁贵

“王爷,我打算先回河东老家。看看妻子。告诉他我以经拜在王爷门下有了前程。让她不要担心。在家好生过活。”薛仁贵回答道

“仁贵不如你把夫人一起接到长安如何。我在城南皇庄有两个村的食邑,还有五千亩良田。我分你良田百亩。让你做我的食邑。我在城里在给你买一处宅子,你把夫人接过来同住。现在我给你俸禄每月一惯钱。等以后我出宫居住时,你给我当护卫。我再给你长俸禄。你看如何。”李慎准备好好养着这个未来大将。

“这。。。王爷不妥。我如今虽然拜在王爷门下,却没有为王爷办事。王爷如此厚爱让某承受不起啊。”薛仁贵听李慎又给房子又给地的。还要每月一贯钱。他敢苦力一个月也就三五百文而已。



李慎最后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句句如刀,刀刀砍向王珪的脑袋。王珪觉得这个纪王是想要他的命啊。这要是坐实了,那不得满门抄斩啊。


“纪王,纪王殿下,臣绝没有此意啊。臣忠于大唐,忠于陛下。对陛下忠心耿耿。臣...臣..臣只是觉得,如果效仿民间跪拜公婆,民间必定以皇室做表率。自古以孝治天下。”

“嗯,你说的有道理。要效仿民间,给民间做表率。好吧,既然如此,你说的对。

明日我就上奏朝堂,王尚书谏言效仿民间,建议王公贵胄效仿民间百姓纳粮交税,取消士族免税特权。

为民间做表率,并让阿耶传邸报歌颂王尚书大义。皇叔继续吧,今日我们皇家就给他做个表率”李慎说完退回人群。

王珪吓的不轻,如果这事真的在朝堂上提出,全国的王公贵胄包括世家望族不都得恨他入骨。

不出三天,他的官职就会被弹劾下去。如果李世民采纳了,那他一家老小不知道哪天就死的不明不白。

这些勋贵可不会跟他讲道理,这是断人财路啊。

李孝恭对李慎点了点头,那意思还是你坏。然后大义凛然的喊道:“公主跪.....”还没等说拜高堂呢

“且慢,河间王,老臣觉得纪王殿下说的对。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是老臣想差了。

自古君臣有别,不该跟民间一样,这个环节就算了。”王珪满头大汗的说。

他是越想越害怕,他也怕死。这事如果真的强硬的做了,得罪李世民,更可怕的事得罪勋贵世家。世家能把他家祖坟都给刨了。

“既然如此,那就,拜天地吧,一拜天....,二拜地........夫妻对拜”李孝恭也是觉得时间长了。

不想耽搁时间,随即一应礼节完成,把新娘子送入新房。而宾客开始入席,娘家人婆家人陪同入席。

李慎作为亲王跟李孝恭坐在首席,而李孟姜她们姐妹自然由女眷陪同。

李孝恭私下里夸赞李慎好几次。说李慎做的对,维护住了皇家的颜面和地位。他也是王爷,当然不希望这个王爷不值钱了。

片刻酒菜上来了,李孝恭说了几句场面话,大家开始动了。

虽然李慎是亲王李孝恭只是郡王,但李孝恭辈分大啊。

而且深得李世民重视,皇叔不是白叫的,你得尊敬。

王珪举起酒杯对着李慎说道:“纪王殿下,刚才之事是老臣不对。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望纪王殿下不计前嫌。

老臣绝对忠于陛下。”王珪对李慎都有畏惧之心了。

这纪王虽小却心这么狠,动不动就要让他家破人亡。他倒无所谓,可还有满堂儿女的。

古代人对传宗接代很是执着,都想家族兴旺,光宗耀祖。这李慎动不动就要让他绝后谁受得了。

“王尚书言重了,刚刚只不过是我与王尚书的论道而已。今后我们就是姻亲,阿耶也相信王尚书忠君爱国。”

“对对,只是论道而已,臣敬纪王一杯,我先干为敬”听李慎这么说王珪心里落下来了。

众人正说着,王敬直换了礼服回来,开始敬酒,第二个就轮到李慎。

“感谢纪王屈尊能来参加礼宴,我敬王爷一杯。”王敬直说道。

王敬直这人其实跟他爹不一样,学问肯定有,平庸了些。做事不够果断,没有什么大才。

“理当如此,今日是三姐大婚,于情于理都要相送。做为妻弟嘱咐你几句,姐姐自幼长在宫中,有些娇生惯养。



李世民说这些就是怕李慎害怕投降。到时候被阿史那结社率劫持一个皇子那可就被天下人笑话了。他知道李慎特别在意韦贵妃,所以说这些给李慎力量。


“李统领,不知叛军有多少人。”李慎抽出宝剑。这个时候他也知道。要么生要么死。虽然李慎前世只是普通人。但也活了三十几岁。打架斗殴也不是没干过。虽然没杀过人。但这次为了小命李慎也准备拼了。

“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应该有一百多人。大门处我们只有三十多人,幸亏道路狭窄。要不然侍卫可能顶不住。”李安手里的刀也已经握在手里。

李慎走到门口对着薛仁贵道。“仁贵,如今之事你已看到了。如果你们现在离去。我绝不会怪你。但如若你们今日能够护住我跟阿耶,等到援军到来。我李慎在此许诺。你们若是为我战死。我会抚恤你们家人金钱一千贯。

良田百亩归于你们儿孙,你们的爹娘我会找人伺候,一日三餐每天有肉。我给他们养老送终。你们子女我会送到学堂,如果学业有成。

我给他们送到国子监,将来入朝为官。如果侥幸没死,赏赐两百贯,良田百亩,一亩的红砖瓦房宅子一座。以后你们的俸禄翻三倍。所有工坊你们的家人先挑。想做生意的我会给你们钱做生意。读书的长大后可以去大学国子监。仁贵你们现在可以选了”

李世民看着李慎跟薛仁贵等十个护卫说这些,也是暗暗点头。这个时候问是否离开,显示出了自己的仁义。

李世民知道他们这些护卫不会离开,他们的家人都是李慎的食邑,离开了如果李慎没死。

那他们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而后面的话李世民更加懂了,每次作战前他也会跟将士们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什么加官进爵啊,赏钱多少啊。李慎只不过比较直接,就是重赏,活着重赏,死了加倍重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死了给一千惯。顶他们家种几百年的地了,更何况还会照顾一家老小一世荣华富贵。

“王爷放心。我等岂会贪生怕死。当初我薛仁贵蒙王爷救助才让妻儿在长安过得富足。我薛仁贵懂得知恩图报。既然做了王爷护卫,必将死在王爷前面。”

“对对。我们不怕死。”

“对,这几年王爷对我们这么好。吃得好穿得暖。还给娃免费读书。就算死了。王爷也会照顾他们的。”

薛仁贵和十个护卫纷纷表示要保护李慎。

“好。此战一了。我不管死活都会兑现承诺。去拿兵器。”他们的兵器按照规定都是不允许带的。因为他们要接近李世民。

没一会各自都拿出了兵器,薛仁贵也拿出来他的弓。

“仁贵你悄悄的去房顶。看见谁指挥你就射谁。箭支不多。直射将领。”李慎安排薛仁贵当狙击手。反正距离也不远五六十米的距离,薛仁贵擅长弓箭百步穿杨。只可惜带的箭支不多。都是精钢打造的箭头十余支而已。可惜打猎用的都是羽林卫的,用完就送回去了。

“你们十个就站在这,一会与我一起。生死战。”李慎说完还挥了一下手里的剑。李慎后悔为什么以前没锻炼锻炼学学武呢。

没一会就听到头顶破空之声。李慎知道是薛仁贵开始狙击对方的指挥人员了。开始连续几箭,后面时间越来越长。应该是对方发现有弓箭手将领躲起来了。当薛仁贵最后一支箭射完后。门口也已经崩溃了。一群叛军冲进了院子。薛仁贵也从房上下来。换上他的方天画戟。



而且旁边的妃嫔各个就差没翻白眼了,这纪王也太能装了。不等李孟姜说话。李慎就转头对着石头道:“石头,去公主殿我姐姐的院子里送五车铜钱。”石头点头答应指挥五辆牛车去了公主殿。


跟着李孟姜一起来的几个公主眼睛带着羡慕。“十二妹,十弟对你真好。你真没白疼她。”一旁的东阳公主羡慕的道

“是啊是啊十二妹。十弟真有本事。给你一千贯啊。能买好多布匹,首饰。胭脂水粉。上回你不是看中一副大家的画了么。当时你说十贯钱太贵了。现在有钱了,明天就买回来”晋安公主也说道

李孟姜没有说话。心里美滋滋的。这个弟弟没白疼。

此时李慎已经让韦贵妃找个大点的房子,两个时辰后终于搬完了。人群早已经散去了。长孙皇后跟着韦贵妃进入厅中闲聊。等李慎忙完进入大厅。韦贵妃就问。“慎儿,你这钱都是哪里来的。”

“阿姨。都是做生意赚来的。我跟大姐丽质合伙做生意赚的。这次的分红我都已经让人送去了。”李慎说道

“哦?你还跟长乐公主合伙。长乐公主会跟着你胡闹”韦贵妃不相信。

“呵呵。慎儿还真就说的没错。丽质前些天进宫还跟我说过呢。五百贯一成的股份。看来丽质这次是赚大了。”长孙皇后笑道。

“皇上驾到”外面有宦官通传。

本来李世民正在看奏折。一个侍卫统领过来,在李安耳旁低声的说了几句就出去了。李慎脸色变化了一阵也没出声。

“李安,出了什么事。”李世民看出李安有点为难

“回陛下。刚刚守卫后宫的统领说,纪王回来了。”李安答道

“回来就回来了。有什么好禀报的。”李世民淡然的说道

“不光纪王回来了。统领说。纪王还....还带回来一百六十辆牛车。”李安很纠结要不要说带回来那么多钱。

“牛车里装的什么。”李世民好奇道

“钱”

“钱?”

“钱,铜钱”

“你是说纪王拉回来一百六十车的铜钱????”李世民说的声音都大了。

“是的陛下。武卫们每辆马车都仔细检查过才让入的后宫。都是铜钱。好几万贯”李安说道

“好几万贯!王德,王德。”李世民惊讶啊。他不是没见过钱。只是李慎才八岁,拉着几万贯回后宫。不合常理啊。

“老奴在”王德进来回道

“王德。李安说李慎回宫带着一百六十车的钱。你知道怎么回事么?”李世民问王德

“回大家,午时,纪王找老奴是借了一百六十辆牛车。他说他拉点身外之物。”王德回道

“身外之物。钱财乃身外之物么?”李世民想起老子说的这句话

“大家,刚刚老奴已经去看过了,确实都是钱。大吉殿的库房都装不下了。又找了个大房子装。而且纪王还给十二公主五大车铜钱,送到公主殿去了。刚刚他的贴身宦官石头给老奴送了二百贯。让老奴给那些赶车的宦官一人一贯。刚刚老奴就是去发赏钱去了。”王德毫无避讳的说李慎发钱的事

“一人一贯,两百贯。这李慎可真够大方的。朝堂这么缺钱,他怎么就不说给朝堂点呢。哼,那还有四十贯呢。”李世民生气的道

“大家,还有四十贯在老奴手里呢。大家要是要。老奴给你取来。”王德坦然自若

“哼,朕能要你那些小钱么。那摆明是那个逆子赏给你的,王德你又收了李慎的钱了。”李世民看着王德道



“观音婢,别说话。好好休息。”李世民伤心的道。眼里闪着泪。

“二郎我怕什么时候就去了。有些话要早点说。”长孙皇后还想继续说。

“观音婢,不会的,你不会有事的。你好好休息。”李世民想让长孙皇后休息休息。

“陛下申王殿下求见”这时王德进来禀告

“滚出去。没看见皇后要休息么。去领二十棍,告诉李慎别来打扰皇后。滚”李世民喝骂道。他现在一肚子情绪需要发泄。

“等一下,让慎儿进来吧”长孙皇后对着要出去的王德说道

“二郎,你忘了我刚说的话,不要迁怒别人。慎儿过来看我也是一片好心。让他进来吧。”长孙皇后看王德不动于是对李世民说

“让他进来吧。”李世民听话的吩咐王德

李慎来立政殿就是想救治长孙皇后,他已经实验二十多天了。

前面的四人已经痊愈了,后来又让牢头私下里找到几个气疾的百姓带到牢房。李慎不能出宫,只能让牢头帮忙找人,为此李慎还给了牢头和狱卒五十贯奖励。

把牢头狱卒高兴坏了,找来三个人。李慎用药后基本都是七八天痊愈,有一个是十天,耽误了二十多天,李慎手里的药已经不多了。

虽然家里每天都在制作,但产量属实太低。而且他估计长孙皇后可能已经等不起了,电视剧里长孙皇后就是七八月份死的,现在六月份。

估计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李慎不敢再等,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拖到后面可能就不管用了,所以从国子监下学后,拿上东西就来到立政殿,正好李世民也在。

李慎跟着王德来到长孙皇后休息的寝宫。看见长孙皇后躺在床上一脸憔悴。而且一直咳嗽不断。李慎断定,基本就是肺炎。前世他发烧肺炎也这样。

“儿臣见过阿耶,见过母亲。”李慎行礼道

“李慎,你来此所为何事,没事就不要打扰皇后休息了”李世民脸色不善的开始撵人。

“咳 咳。慎儿,别听你阿耶胡说。来坐下。给申王倒杯水。”长孙皇后不理李世民招呼李慎道

李慎心想,真是个好女人啊。难怪所有唐朝电视剧都有他的戏。贤良淑德一点不假。也就长孙皇后能够管住李世民。要不然为什么长孙皇后死了后李世民做那么多糊涂事呢,脾气也一改常态。

“回阿耶,母亲。阿姨让儿臣特来看看母亲的病情,不知太医怎么说。”李慎说道

“你是来帮谁看的?皇后很快就会痊愈。滚回去”李世民脸色发黑。生气的道。他以为李慎是为韦贵妃来看看长孙皇后死没死呢,这么想皇后早死么,现在的李世民想谁都是黑暗的。

“二郎不要动怒,慎儿还是个孩子。”她知道她死以后李世民还需要韦贵妃照顾,而且后宫还需要韦贵妃管理。

“慎儿,回去跟韦贵妃说。我希望她以后可以好好照顾陛下,后宫也要劳烦她看护,陛下日理万机,一心都在朝政,后宫不能乱”长孙皇后叮嘱李慎道

李慎看李世民跟长孙皇后误会了,于是决定还是直接点

“阿耶,母亲。我的意思是如果太医救不了,我想试试给母亲治病,我手里有种药可能管用”

“此话当真”李世民猛然站起,抓住李慎的胳膊问道

“阿耶,二十天前我已经去刑部大牢试着救治了4个人都痊愈了。其中一人病症跟母亲很相近。


“多谢皇叔。劳烦皇叔了。这几个犯人麻烦你好好照顾一下。吃喝安排好,必定要吃饱,我明日在来”李慎感谢道

“不必多礼。明日你自己来就是了。我跟牢头打个招呼就行。”李道宗明天可没时间陪着李慎。知道他不是打杀犯人就行

很快第二天一大早。李慎就带着人来到刑部大牢,牢头带着人进入昨天犯人的那个牢房。李慎上前观察了一会,发现都还活着。然后就问狱卒。“这四人昨天反应如何。”

“回王爷,那三人其中1人做完浑身抽搐口吐白沫。蒸腾了一晚上。不过好再是没死。其余人都很正常。那个咳嗽的昨晚好像没有那么咳了。”狱卒回复道

李慎听完,看了看他指的那个人。精神不佳。脸色发白。李慎觉得可能是药量大了。这个年代的人根本就不存在耐药性一说。一点药效就会发生作用。

于是李慎今天准备给这个人减少药量,在看看。又经过了简单的问话后。李慎开始第二天的注射实验。一样场景。一样的呐喊。李慎觉得自己的手法已经比第一天强很多了怎么还这么叫唤呢。打完针就是石头的清创环节。一样的场景一样叫唤。

之后一连五天。李慎每天会来做同样的事情,让其他牢房的犯人整天胆战心惊。

今天是第七天。咳嗽的那个人基本已经不咳嗽了。呼吸也顺畅了。而其余三人经过李慎改变药量后。腿部已经开始结疤。而且三人早已不发烧。这让李慎倍感兴奋。而狱卒更是视李慎为神医在世。能把快死的人救活也真不容易。为了安全起见。李慎准备在多打两天巩固一下。什么用多了伤肝肾。跟命比起来都不重要。

立政殿内,长孙皇后的身体原来越差。咳嗽的也越来越厉害。太医开的止咳汤药最开始还有点效果。可如今却一点要过都没有。长孙皇后整夜整夜的咳。嗓子都咳破了。李世民这几天已经无心朝政。把事情都交给左右仆射和太子决定。而他就一直陪在长孙皇后的身边。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么”此刻李世民又招来太医署令李修为。他想听到一点好消息。哪怕是一点点希望也好。长孙皇后从小跟他在一起。感情深厚。用现代的话就是爱情。如今才年仅三十六岁。如何让李世民承受的住。

“陛下,臣回去这月余,把所有的医书都翻遍了。请恕老臣无能。以皇后娘娘如今的身体,已经病入肺部。药石无救。请陛下早做打算。”李修为很委婉的通知李世民准备后事吧。

李世民失望的摆了摆手。李修为行礼后退下去了。他知道李世民很失望。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李世民惆怅了一会。调整了一下心情进入房中。

“二郎,不要再为我的事,为难任何人了。”长孙皇后就是仁慈。这个时候还在劝解李世民不要为难太医。这些年多少官员因为长孙皇后免于惩罚。要不魏征早就死了。

“观音婢,你放心。我只是问问太医你什么时候能够康复。太医让你静养。很快就会好的。”李世民安慰道

“二郎。我的病我自己知道。我不能再陪你了。以后啊你要克制你自己的性子。要听臣子的进言。还好现在满朝文武都是忠良之士。内宫以后就交给韦贵妃做主。他为人善良。而且有威信。从来不在后宫结党。咳...咳咳...咳...”长孙皇后开始交代后事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