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老区蜕变

第8章 致敬

发表时间: 2022-11-15

后来就按照朱炳康的套路去办,分别找了几家装修公司让他们报价,付款方式提前也给他们说了。

几家公司不但没有对付款方式提出异议,反而暗中较劲竞争这个小工程。

装修时先把“天马购物大世界”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贴在大楼外墙,去县电视台做了两周广告,正在装修期间就签了几十家进场商户,租金根据使用面积和位置几千几万不等,按计划付给装修款还有余。

等到装修完毕,一楼日用百货、水果食品等,二楼服装鞋帽床上用品,三楼家用电器厨房用品,三层楼一万多平全部满租。

进场商户接近二百家,开业时又按朱炳康的建议搞了一周抽奖活动,奖品大到冰箱彩电,小到大米鸡蛋都是由商户提供,条件是免费使用一段时间的外墙广告。

开放式的购物环境焕然一新,上下楼扶手电梯新鲜出炉,加上开业促销抽奖活动,半个县城的购物者都选择去天马大世界购物。

开业到现在人气一直很旺,胡文磊几个收的租金付清装修的款项,把前期各自在家里借的钱还上,剩余的钱又买了一辆桑塔纳。

虽然暂时账上没有多少钱了,但是明年到期收的进场费更多,估计每人能分个几十万的。

开业那天胡文磊约朱炳康回来参加典礼,当时毕业论文正在关键时刻,就没能回来参加。

回来这么多天了,处理完分配工作就呆在老家溜达,成天琢磨地瓜淀粉的事,加上还没有在小雪事情上完全放下,刻意没有主动去联系城里同学,看样子自己回来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

拿起电话给胡文磊打了过去,电话是一个大哥大号码,刚嘟嘟了一声就接通了。

“猪,你个鸟人不够意思啊,回来不说一声”

话筒里传来胡文磊不大客气的声音,这声“猪”让朱炳康不但不反感,反而感觉有点亲切。

只有关系特好的几个人能明白“猪”这个称呼的意思,曾经有人说朱炳康这个名字端正大方,炳是光明、显著,康是健康、安康,多高大上的名字,朱炳康总是心里笑的不行。

其实这名字是父亲的恶趣味,父亲很羡慕于得水、牛奔、杨青山这些名字,母亲在家喂猪需要加一些豆饼、稻糠,理论结合实践,猪饼糠经过父亲的高中文化脱变成朱炳康。

“胡汉三你听谁说的我回来了?怎么,想请客。”

朱炳康也不客气,听说这小子超市生意不错,心里也替他高兴,正好有点事想去县里,顺便去宰他一顿。

“今早上我遇到强子,他说你回来多日子了,等会强子回家送东西,我就不去你家接你了,让强子骑摩托车载你来,我约一下在家的同学。”

“你不来正好,这条破路专碰小车底盘,来一趟你得心疼半天,我在家等强子就是。”

“行,不多说了,等会见面再说,我这就去联系别的同学。”胡文磊说完挂了电话。

朱炳康放下电话抖了抖胳臂,全身还有点酸痛,今天一大早就去河边和龙平几个比划比划,把龙平哥放倒后有点嚣张了,让他们几个人一起上。

龙平是看自己白白净净的,上学回来没多少日子,没用上全力,不小心中招。几人看小子张狂,结果就是被一顿狂殴,还好没打脸,要不今天没法出门了。

在家稍微收拾了一下衣装,等待强子来接自己。

强子全名叫刘春强,高中同学,北边大马山村的,在县城上学时周末俩人结伴而行, 强子现在是合同民警,就在乡所里上班。说起他这个工作,不得不提他的大爷爷刘加其。

强子他大爷爷刘加其是革命烈士,刘加其出身贫农,1943年加入温河县二区区中队。 1944年在牛田阻击战中,他伏身梁山崖打死日军军官秋山,缴获短枪1支、东洋战刀1把。

1946年刘加其由区中队升级编入新四军,当时他的班长可是鼎鼎有名,说出来吓你一大跳,班长是杨根思,就是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

1947年莱芜战役中担任机枪手,他和战友们同敌人顽强战斗,消灭一营多敌人,扼住敌人的后路,粉碎了敌人的突围计划,为歼灭李仙洲部、保证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役结束后连队被纵队命名为“人民功臣第一连”,刘加其在这次阻击战中,沉着勇敢,表现了人民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气概,被纵队誉为“名闻全国的英雄”。《前锋报》和延安新华社分别介绍了他的事迹并向全国播发了消息。

1948年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此后,他相继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宁沪杭战役,多次立功获奖。

刘加其1950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赴朝作战。任“人民功臣第一连”一排排长,次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

致敬!致敬!致敬!

强子上完高中后在家待着无所事事,有明白人给指点,他父亲找了武装部和军安办,源于他大爷爷的功勋特殊照顾,安排他进了乡派出所,合同民警没有编制。

快十点钟时门口响起摩托车的声音,知道是强子来了,给母亲打个招呼出了大门。

强子骑一辆嘉陵70,比父亲的野马90要上个档次,这年头在当地这款摩托车属于高档车,八千多块钱,车型不是很大,优点是噪音小省油。

强子没穿警服,说是今天休息,专门来接朱炳康去城里聚会,俩人寒暄几句奔向城里。

摩托车驶入通往国道的乡道,道路不是很窄,有六七米宽,就是凹凸不平甚是颠簸。

朱炳康研究过这条乡道,路基很硬实,大多都是石头底,就是年年组织修路垫的沙土使路面越来越高,只要经过下雨浸泡,路面就会被压出车辙,车辙和一些低洼的地方存上水后,车辆经过把积水带着沙土挤压出去,车辆过后水又回流到低洼处,沙土留在了旁边,依次反复造成小坑变大坑,车辙也被压的越来越深。

雨天时泥泞不堪,晴天时尘土满天,走起来硌硌颠颠,就是这条让乡亲们又爱又恨的沙土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