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唐火药桶,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第9章 难民出现了

发表时间: 2023-01-10

郑山站在村口,早就望眼欲穿,昨天说好好的,今天建砖窑,咋没回来呢,何川不在,柱子根本看不懂那设计图,太复杂了。

“郑叔。”何川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赶紧回家看看,昨天不回来也不说一声,你母亲和妹妹都担心死了。”郑山接过木车,赶紧说道。

“好,这些锅碗瓢盆您分一分,刷干净再用。”何川指着车上的东西说道。

“这些你不用管啦,赶紧去。”郑山推了一把,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些。

何川小跑着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着妹妹小樱在哭。

低头进入房子,小樱趴在母亲身上,不断抽泣。

“母亲,我回来了。”何川赶忙上前。

何张氏一惊,看向门口,迅速擦了擦眼角,可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

“川儿,你……”

“哥哥,我以为你再也不回来了呢?”何张氏还没说完,就被小樱打断,小樱一下扑进何川怀里,不断拍何川胸口。

“好,哥哥错了,小樱,乖。”说着,何川从身后掏出一个拨浪鼓,摇了摇,交到了妹妹手里。

“哥哥,这是什么?”小樱拿着却不知道怎么玩。

“这叫拨浪鼓,好玩吧?”何川抓着小樱的小手摇了摇。

“好玩,哈哈。”小樱被拨浪鼓吸引,忘记哭了,小孩子就是好哄。

“母亲,我错了。”何川抱着小樱坐到床边,对着何张氏说道。

“哎,回来就好,你可不要学你父亲,说出去一趟就再也没有回来,外面兵荒马乱的,千万不能在外面停留太久。”何张氏抓住何川的手,“万一出事了,你让我和小樱怎么活啊。”

“母亲,我会注意的,以后不这样了。”何川也不知道怎么宽慰母亲,只能转移话题,“母亲,这两天咱就把新房弄好,住新房子里。”

“好,好,听说房子很宽敞。”何张氏听到新房,满是憧憬。

又陪着母亲说了一会儿话,何川就抱着小樱去到了新房这边了。

房子里已经刮了墙皮,铺了地面,全是水泥,终于有点后世大瓦房的既视感。

一堆人都在新房前,二牛的父亲七叔和柱子叔正在忙活,面对着玻璃无从下手,这可以特质的钢化玻璃,不能切割的。

“七叔,柱子叔。”何川过来就打了招呼。

“川子,这琉璃真得要安窗户上?”七叔上来就问。

“是啊,这样,房子里不就很亮了嘛。”何川摸了摸玻璃继续说道,“直接就安吧,咱看看效果。效果好的话,咱村里所有的房子以后都安这个。”

“那感情好,来,柱子,上手。”七叔让柱子叔帮忙,很快就安好了一个窗户。

三间大瓦房加上厨房,大小窗户总共12扇,两人半柱香的功夫就全安好了。

“柱子叔。”何川叫过还在欣赏窗户的柱子叔,“您看,这房子里面都是灰色,怪怪的,要是用石灰全涂成白色,您看怎么样?是不是会感觉特别干净,特别亮堂?”

现在刮仿瓷有困难,只能退而求其次,抹上石灰。

柱子叔捋着短须想了想:“确实,川子这想法好,也好看,行,这就干。”

材料和工具都是现成的,说干就干,柱子叔也想看看,这房子修好后,到底是什么效果。

何川又看了看烟道,通烟筒的地方,这些今天就能安上。之后还会有电灯、风扇,所有的一切,都在何川心里有了大致的位置。

“七叔。”何川叫住想去帮忙的七叔说道,“我这有几个家具,您看,能不能打出来。”

说着,掏出了一张图纸,上面画着最新的桌椅板凳和沙发、橱柜。

之前,何川就提供了一些想法,现在家里的竹床和椅子,就是前几天七叔打造的。

“好,这是好东西啊。”七叔接过图纸,眼睛就没离开过。

“那我们家的家具,就靠您啦。”何川笑着说道。

“好,好,放心,交给我了。”七叔直接打包票,这事简单。

“川哥,川哥,村长让你去村口,有人来了。”何川还在欣赏自己家的房子,就听到狗娃在远处喊自己。

何川打了声招呼,直接朝着村口走去。

村口,一大堆流民,拖家带口的坐在地上,领头的老头正在和郑山交涉。

这个年代讨饭也是有技巧的,哪里生火,就代表哪里有饭,不做饭谁生火啊,是吧?

其实黄沟村很偏远,在一个山沟沟里,远离大道,很难找到,这几天村里还算富足,生火也多,自然而然就吸引了一些流民,七拐八绕还真被找到了。

“老哥,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给口吃的吧。”说话的是邱伯,何川刚赶到,就听到一个他抱着郑山的手祈求。

“郑叔。”何川走上前去,路边坐着差不多三十来人,都是老弱妇孺。这个年代就是这样,青壮都去打仗了。

黄沟村,如果不时何川,这个时候,全村也会被村长带着去逃荒,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川子来了。”郑山也很犹豫,这要管饭,就是无底洞,村子可没那么多粮食。

“他们是?”何川问道。

“哎,南边山区邱家村过来的,想要到洛阳逃荒,正好路过咱们这。”郑山解释道,“听说,洛阳城外已经开始有流民聚集了,也不知道官府什么时候赈灾。”

“那您的意思是?”

“咱的粮食也不多,就怕管了一顿饭,他们就不走了,还可能引来更多人。”何川也知道管饭的后果,逃荒的人吃完一家,就去下一家,这一家被吃光,就跟着去逃荒,人越聚越多。

逃荒的孩子,有几个和自己的妹妹差不多,瘦骨嶙峋。

“郑叔,让他们进村吧,粮食我想办法。”何川不忍。

“啊,好吧。”郑山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

“谢谢老哥,谢谢小郎君。”领头的老汉差点跪下,何川急忙扶起。

“老人家,使不得,您带着他们进村吧,记得别乱啊。”何川提醒道。

“好,好,太谢谢你了。”老汉腰一直弯着,不敢直起来,还不停拱手。

老汉回到流民中,交代了几句,然后就见三十多人,缓缓起身,小孩子也不哭闹的,显然非常害怕。

何川赶忙跑回村中,立即安排起来,要说,幸亏今天带回了不少锅,否则还真不一定够用。

“狗娃,你去鱼塘那边,让你二牛哥把存的鱼全带回来。”

“二婶,您把那圆锅都刷一刷,先烧两锅水,给他们洗洗,之后再熬稀饭。”

“豆花,去找你柱子叔,让他先被忙活了,过来垒几个炉灶。”

三十多人也不多,其实不用太麻烦。

何川想的是,如果有逃荒的开始往洛阳聚集,那就有点麻烦了,距粮食收获起码还得一个月,逃荒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多,大唐皇帝现在还一屁股屎,去年还给突厥人纳贡呢,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官府穷得叮当响,赈灾一定会有,可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求人不如求己。

村子可多编几条网,增加捕鱼量,鸡鸭这两月就不指望了,太小。

最主要的还是粮食,去苏杭买太远,只能却洛阳,但没钱,得先弄钱。

要是发现个金矿该多好,有金手指,居然能被钱难倒,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