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穿越重生《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齐妙刘文彧,由作者“恋小爱”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个解解馋。曹氏很喜欢闺女的撒娇,轻怕她的后背,说:“行了行了,我们也该回去吃饭了。你自己做点儿吃的。我看你菜、肉都买了,还弄了两根大骨头。怎么,买肉多了,人家送的?”齐妙听了娇笑一下,算是默认。曹氏轻捏她的脸颊,看着吃油梭子的父子俩,摇摇头,说:“行了行了,吃太多腻着了,该闹肚子了。走了,咱们回去了。”齐妙忙从怀里把那五钱银子掏出来,......
《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荤油靠好,曹氏把油梭子放进盆里拿进屋。看着哥俩乖乖坐在炕上的样子,轻笑一下,说:“来,吃点油梭子,刚靠出来的,香。”
这玩意儿在农家,那可是好东西。一年到头吃不了一块肉,好不容易有机会,自然得抓紧吃。梁汉森惊呼一声,忙伸手拿起一个,嘶嘶哈哈的送进嘴。
曹氏看着儿子这般,好笑的摇摇头,说:“慢着点儿,没人跟你俩抢。”
“呼……好……吃……呼……好吃……”梁汉森一边呼气一边嚼,还不忘夸赞一下。
齐妙看着他的样子,伸手拿了一个,吹了好久才送进嘴里。穿越到这儿几天时间,还不怎么馋肉,所以吃了几块便不吃了。
梁安从外面走进来,笑呵呵的说:“闺女,那荤油爹给你放在米袋子旁边了。你买的东西不老少,可是这缸你就忘买了。你得买几个大缸,像你这装水的那种。”
“干嘛啊?”齐妙一脸懵,不知道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梁汉森一巴掌呼在她的脑门,好笑的说:“傻了啊。买缸当然是装米了。用袋子……你也不怕耗子给你吃了。”
呃……
好吧。
她把最重要的一个事情给忘了。那就是——农家有耗子。
略有些紧张的看着梁安,不知所措的道:“爹,那咋办啊。我这……我真没想到啊。我……”
“行了,你急什么。一会儿我们回去,让你爹去隔壁水庄子找烧缸的大猛子买俩。”曹氏好笑的说着,伸手轻捏她的脸颊,宠溺的又道,
“放心,不能让你的粮食喂耗子。”
“嘿嘿……还是娘亲最好。”说着伸手,把曹氏抱了个满怀。
梁安跟梁汉森看着,惊讶之余继续吃油梭子。好长时间没有吃到油水,可得多吃两个解解馋。曹氏很喜欢闺女的撒娇,轻怕她的后背,说:
“行了行了,我们也该回去吃饭了。你自己做点儿吃的。我看你菜、肉都买了,还弄了两根大骨头。怎么,买肉多了,人家送的?”
齐妙听了娇笑一下,算是默认。曹氏轻捏她的脸颊,看着吃油梭子的父子俩,摇摇头,说:
“行了行了,吃太多腻着了,该闹肚子了。走了,咱们回去了。”
齐妙忙从怀里把那五钱银子掏出来,放在曹氏的手上,说:“娘,这个……买缸。”
曹氏点点头,顺手就递给了当家。不放心的又嘱咐她晚上留门,这才跟着丈夫、儿子离开。
齐妙看着屋里的小炉子,心里特别暖和。想什么来什么,买了药罐、少个炉子,没想到梁安就给她准备了。炉子里的火正好,把药罐子放上,再把中药倒里、添水。
熬药得精心的瞅着,反正刚才吃了油梭子也不饿,倒不如等等再说。
原来的屋主留了个破蒲扇,齐妙坐在小板凳上,拿着蒲扇慢慢扇着。脑子里不停琢磨日后该怎么办。眼瞅开春了,种中药肯定不赶趟,广益斋的王五说了,种子需要提前一年订固。
那该种什么呢?还有,这地得买多少呢?十两银子,能买几亩?
一边想一边扇火,药罐不一会儿就冒出了热气。看着原主娇小的身子,齐妙重重叹口气。
第一次没了,还被菜鸡夺走、体验不好往后孤独终老,会不会亏了点儿?前世就没谈过恋爱,这一世再不谈……
怎么想怎么觉得对不住自己。
思及此,又把那个菜鸡,骂了个底儿掉。
中药熬好,齐妙把药碗放在窗台那里晾凉。起身来到外屋地,开始准备晚饭。昨天做的兔子肉还有,馒头也剩了两个,想了一下拿出两个土豆削皮,打算重新把兔子肉回锅。
“你这手怎么回事儿?”梁春林看着她血糊糊的手心,纳闷的皱着眉头。
曹氏忙要开口,梁安也抱拳行礼,可二人谁都没有王氏的嘴快——
“没事儿老梁大哥,妙姐儿不故意咬的,没事儿,没事儿。”
完了。
曹氏心里一沉,梁安走上前,开口说:“梁族长,那个……”
“那个什么?自己亲奶奶也咬吗?你们夫妻俩一向懂规矩,这次怎么回事儿?”梁春林清冷的开口质问,所有人没有一个敢插话。
齐妙见了,从吕氏身后走出来,站在原地,看着梁春林侧身行礼一下,道:“梁族长,事情……”
“我让你说话了吗?大人说话的时候,有你什么事儿?我问你的是你爹梁安,你叫梁安吗?”梁春林再次质问,根本不给任何人面子。
梁敏霞见了,得意的看着齐妙,满脸轻蔑的表情。梁金山忙走上前,看着梁春林欲开口,可后者一双凌厉的眼神看过去,也把他的话哽在了喉咙。
齐妙见状,继续开口说:“我是不叫梁安,但是我梁安的女儿。”
“你姓什么?”梁春林反口一问,顿时让齐妙一口老血哽咽在喉。
我靠!
果然姜是老的辣。这老家伙居然在这儿等着她?
想到这儿,直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脸倔强的看着他,说:“我明白族长爷爷的意思,也懂你要说的话。可是族长爷爷,泥人尚有三分土性,我是从小受娘亲影响长大的。”
“我懂什么叫‘女子贞洁大于命’,所以当她把我卖去窑子的时候,我选择了上吊自杀。”说着,仰起脖子,将那条伤痕露出来给大家看。
王氏心道“不好”,可却不敢插话,只能哆哆嗦嗦的站在那里,一脸死灰。
“上天怜我,命不该绝,得以田台县县太爷李朝阳所救。我分家、我改名,难道有错吗?如果我不分、不改,她能卖我一次就能卖我第二次。我能幸运一次,你能保证我幸运第二次吗?”
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句句打在人的心头上。
“我咬她的手心,为何族长爷爷不问问我为何咬她?梁敏霞猜逢我爹,说这房子是我爹给我买的,她怕我开口跟我爹通气儿,所以用手捂住我的口鼻。我死过,所以那个感觉我怕了、慌了,这才咬看她。”
齐妙说完,仍旧跪在地上,眼神盯盯的瞅着梁春林,看他如何解决。这老家伙不简单,看着像是帮他们说话,可处处都围着她改名换姓来说。
想也不难懂。她现在姓“齐”,那王氏是梁氏一族的人,梁春林帮她也就无可厚非。
曹氏哭了,走到齐妙的身边,蹲下身子抱着她放声痛哭。这一次的哭,跟昨天那次还不一样。
昨天是隐忍、后悔,今天则是抗议,是控诉,是不满。
围观的村民们见状,纷纷指手画脚,说着王氏母女的不是。梁春林也被架在那里,进退不得。不管怎么说,分家、改名就是不对。
可丫头说的又没错,他真是骑虎难下了。
就在这儿不可控制的时候,梁宿友跟二儿子梁庐到了。梁宿友忙从梁春林抱拳,不停地道歉,说:
“对不住啊老哥哥,是弟弟的不对,没管教好妻女,对不住,对不住。”
梁宿友今日说话、举止很得体,跟那日的他完全不同。齐妙瞅着微微蹙眉,但也没说话。
梁宿友来到齐妙跟前,伸出手说:“丫头,是你奶跟你老姑不懂事儿,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来,地上凉,咱起来。”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刘柱子媳妇儿这下恼了,高声呵斥的说:“梁敏霞你还要不要脸,要不要脸?那是你亲侄女,就算分家、改名换姓也是你侄女,你怎么能下这么重的手?”
“我下重手?嫂子,你刚才是没看到,她在屋里踹我,给我踹趴下了都。”梁敏霞据实以告,说着自己刚刚受的委屈。可是——
“你撒谎都不眨眼啊!”吕氏一边给齐妙扑撸身上的灰一边呵斥。“你打香姐儿我还信,你说香姐儿打你?你睁眼说瞎话啊你。”
“我……”梁敏霞不甘示弱,食指指着齐妙,高盛怒吼,“我撒谎,你说,你刚才踹没踹我,你说啊——”
吕氏如同老母鸡护小鸡崽一般,将齐妙护在身后,然后皱眉道:“她说什么她说,你就说破大天香姐儿也不可能打你。”
“你——”梁敏霞气的不行,扭头看着梁安夫妻俩,气呼呼的说,“三哥,你说我撒谎了吗?曹秀梅你说,你女儿打我没?”
“啧啧啧……连‘嫂子’都不叫,直呼其名。大奶,你现在咋不说你老闺女‘不孝’呢?”魏氏轻蔑的看着王氏,撇着嘴角。
王氏听了皱眉,不悦的开口说:“赵睿达家的,你别在那……”
“吵什么?闹腾什么?”
一声中气十足的呵斥,顿时让所有看热闹的村民纷纷靠向一旁。
梁金山带着一位花甲老者,从大门走进。齐妙从原主的记忆里搜寻,此人是梁氏族长——梁春林。
今年整六十,为人还算正直。
梁敏霞一看到梁春林来,顿时吓得缩起了脖子。也不再计较齐妙有没有踹她一事。算起来,她看到梁金山都没有这样,很是怕这个梁氏族长。
大家纷纷喊着“梁族长”,态度十分恭敬。就冲这年纪也该恭敬人家!
梁春林走到院子中央,看着王氏那一脸怒气横冲的样子,冷“哼”一声,说:“闹什么呢?这家不是叫齐妙吗?你来做什么了?”
“我……”王氏也很怕他,斜眼瞟了一下三儿子,不敢吱声。
梁安这个时候不能不出头,走到跟前,抱拳行礼一下,道:“惊动了您老人家,实在是我们的不懂事儿。”
“嗯,还知道呢?”梁金山气儿顺了一些。算起来,村儿里这些人,他对梁安的印象还不错。每次见道他都毕恭毕敬,很懂礼貌。
摆摆手,阻止了梁安要说的话,瞅着王氏又道:“我不管你来干什么的。你把亲孙女卖去窑子这事儿,咱们梁氏一族还没处理呢。”
轰——
这话说出口,王氏顿时身子踉跄一下。曹氏眼尖,伸手扶了一把,低眉顺目。
“梁宿友家的,你嫁到梁家也四十多年了,咱们梁氏一族是怎么处理事情的你都知晓。连县太爷你都惊动了,你还想怎么的?”
“之所以没理你。一是因为香姐儿不懂事儿,自己就分了家。二也是念你年事已高,孙子都到成亲的年纪,给你留些脸面。你倒好,蹬鼻子上脸,是吗?”
梁春林这席话很不给面子,王氏的脸儿红的不行,低下头一声不敢吭。其他村民见状,也是谁都不敢说话。
这个梁族长最忌讳的就是被人插话,一旦犯了他的忌讳,谁的面子都不给。梁春林别看胡子、头发都白了,可是长得一双鹰眼,炯炯有神。
扫了一圈众人,继续开口说:“本来这事儿县太爷那边插手,我也就不想管了。怎么的,梁宿友家的,你还想继续闹腾,对吗?”
“没有,没有,我没有……”王氏忙不迭的摇头,用那只被齐妙咬伤的手擦额头。继续又说,“春林大哥你误会了,我真的没有。”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原主的母亲确实是个人物,至少把当家的给摆弄的服服帖帖。可这么能耐的夫妻俩,为何就不能分家另过呢?以梁安的勤快,曹氏的贤惠,想来日子会过的很红火才是啊!
想到王氏今日撞墙的举动,恐怕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敢吧!
重重叹口气,齐妙进了里屋。需要补买的东西太多了,炕桌、床单、被罩、镜子,脸盆、饭盆、碗筷杯碟……
梁金山只给她拿了一副碗筷,毕竟这屋子只有她一个人住。但这哪里能够,谁家过日子还不来个人,况且爹娘哥哥都在,万一赶上,还能不让人家吃饭?
一一算着,在心里记着,顺道把米淘好,放进锅内。就她自己吃,用小碗蒸一碗便是,至于时间……勤掀锅吧。惯用电饭锅的人,自然是不会用这个。
一窍不通!
外屋地门打开,梁安拎着清洗干净的兔子进来。放在菜板上,说:“妙儿,你自己剁剁、做了吧。我跟你娘先回去了。时候不早,再晚会儿你奶该骂人了。”
“哦行,那爹你们回去的时候慢点儿。”齐妙用帕子擦了擦手,迈步就要往外送。
梁安看着闺女,想了一下,又说:“你娘跟你说没?让你晚上给她留门?”
“说了。”齐妙颔首,一副乖宝宝的样子。
梁安松口气,伸手把她搂在怀里,轻拍后背的说:“改名改得好,爹喜欢这个名字,也喜欢这个姓。你放心,爹不能让你掉在地上,一定时常过来帮衬你。”
原主个子中等,但梁安个子高,她也就到他胸口的位置。侧耳倾听强有力的心跳,莫名心安。反手抱住父亲的腰,深吸口气,道:
“爹请放心,女儿经过这次的事情,一定不会再让别人欺辱我。女儿要变泼辣、要变强,谁对我好、我对谁好;谁对歹,我比她还要心狠手辣。”
梁安听到这话,重重“嗯”了一声。又拍了她后背两下,松开孩子,说:“行了,我们走了。你娘把你的事儿都跟你睿达嫂子说了,明儿村里就能传开,你不用顾虑。”
“好。”齐妙一脸懵。不是很明白为啥父亲会这么说。好赖不济那是他娘,怎么就……想不通的齐妙,在日后得知真相时,恍然大悟。
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谁都逃不开命运!
送走了梁安一家三口,齐妙将门挂上。看着干净、利索的院子,嘴角微微上扬。不管怎么说,现在她算是在这个异世有个窝了,还有那十两银子、一对金耳环。
越想浑身越充满干劲儿,迈步回屋。趁着天没黑,赶紧把兔子剁了、炖了。家里有一个煤油灯,不过里面一点油都没有。
看起来晚上要摸黑喽。
“咣——咣——咣——”
齐妙剁起兔子,那是眼都不眨一下。一个人住,做饭、洗衣、收拾屋子,这些都是她常年做惯了的事儿。偶尔想吃鱼,还会自己亲自动手。
倒也庆幸上一世的独立,不然现在——肯定是要过不下去的!
米饭蒸好,用抹布垫着拿出来放在一旁。没有油,好在这只兔子肚里油厚,放进锅里炼油。油出来、下兔肉快速翻炒,什么佐料都没有,就是胡乱炒。
炒的差不多时添水、盖锅盖。
锅里的兔子什么都没有,连块姜都没得,做出来肯定会腥。齐妙对吃很有研究,可以说相当喜欢吃。不然前世身材也不能属于微胖界。
往灶膛内添了几块柴,小妮子起身,把碗架子打开,晾一晾。里面空空如也,就一双筷子,还有一块盐巴。碗还在灶台上,里面盛着饭。
锅开了,小妮子用菜刀切了一小块盐巴下锅。肯定会咸,不过在没有酱油、生姜、八角的情况下,让兔肉味道重一些,也能缓解许多。
一顿饭,齐妙吃的七七八八,兔子肉还剩很多,因为没有小盆盛,所以直接盖上锅盖不动它。刷好碗,碗里装水放在灶台边温着,也算喝了热水。
天已经大黑,齐妙松口气,进到里屋,脱下鞋子上炕。
炕很热,特别舒服。躺下的过程中,脖子上的红色血玉髓正好滑落。齐妙一咕噜就坐起身子,忙把玉髓取下,跟那件大氅放在了一起。
这东西,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见。如果那厮过来找……她会毫不犹豫的弄死他!
收好,坐在炕上,瞅着光线渐暗的屋子发呆。
她现在很不能理解,原主的记忆很单调,这到底是为什么!看得出来,梁安疼她、曹氏爱她,可为什么她的记忆里就没有这些片段呢。
眉头深锁,想的是聚精会神。直到外面传来拍门声,这才让她缓过神来。此刻,屋里漆黑一片。慢慢的摸索到炕沿儿,穿上鞋扶墙去到外面。
不出意外应该是曹氏,过来跟她做伴儿了。
推门站在门口,谨慎的开口问:“谁啊?”
“妹儿,是我跟咱娘。”梁汉森憨呼的声音传来,让齐妙放心不少。赶紧跑过去将门打开,没想到梁安也跟着过来了,手里还拎了个灯笼。
跟电视上演的差不多,那种圆葫芦一般的形状。亲昵的挽着曹氏的胳膊,笑眯眯的说:“娘,快进屋。哥,兔子肉还在锅里呢,炉膛内火还有,你快去吃。”
三个人进屋,梁安把大门挂上。曹氏就跟小叮当似的,拿出了一根又大又粗的红蜡烛。借着灯笼的火点燃,放在箱子上面。
黑漆漆的屋子,瞬间亮堂了。齐妙看着这样的大红烛蹙了下眉头。原主的记忆里,家里点的都是煤油灯,根本点不起蜡烛。
古代,蜡烛的照亮程度是煤油灯的好几倍。当然,价格也不菲。齐妙抬头瞅着曹氏,想来这就是她的藏货了。果然每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主动过去,伸手挽着曹氏的胳膊,说:“娘,你真好。这蜡烛……是您压箱底儿的吧。”
“调皮。”曹氏笑眯眯的摇头。
梁汉森从外屋地走进来,手里拿着兔腿,边吃边说:“妹儿,你做的这个真不错,就是有点儿咸了。”
“没法子啊,家里什么都没有,连块姜都没有。”齐妙无奈的说着,指着箱盖上的大碗又说,“哥,那里是温水,你吃完多喝水,别齁着了。”
“嗯,好嘞。”梁汉森没有跟自家妹子客气,走到炕边,拿起大碗,“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当然,他没有吃独食,频繁的喂着梁安跟曹氏。看着齐妙,又说,
“妹儿,明儿你去镇上?哥陪你一起去吧。你这屋里需要东西太多,水壶也得买一个。”
齐妙本想点头答应,可曹氏暗中捅咕了她一下,小妮子瞬间明白她的意思,忙摇头,道:
“我跟你说啊哥,你可别跟我去。万一我买了东西回来,咱奶看见再说是咱娘给的钱要回去,我亏不?”
“啊……”梁汉森语塞,细想想好像亲奶奶还真能做得出来,便不再要求了。
梁安巡视一圈回来,坐在炕上,瞅着闺女说:“妙儿啊,等过两日开春,让你娘带着你去抓两头猪,我看院西面能夹个猪圈,到时候养着过年卖了也是钱。”
养猪?
齐妙瞪大了眼睛,半天都没吱声。
曹氏闻言不赞同的摇头道:“不行。这小院子就这么大点儿,你弄两头猪,这院子还呆不呆了。那猪粪味儿多大你不知道啊!别给闺女找事儿做。就养着闺女,能怎么的,我那些东西正好能派上用场。”
夫妻俩的对话,让齐妙得到了一个讯息,那便是他们夫妻俩有钱,而且相当有钱。这在原主的记忆里,根本就不存在。
梁安一向疼媳妇儿,摆摆手,笑眯眯的说:“行,你说什么都行,你说什么都行。”
看着梁安妥协的样子,娘仨呵呵直笑。梁家老宅一共三个儿子,三个小家,老大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经常呲打媳妇儿。老二家儿子多,可二房媳妇儿蒋氏是个嘴巴不让份儿的主,两口子经常干仗。
相较之下,只有三房过得最和谐。因为两口子从来都没有拌嘴的时候。梁安永远都是笑呵呵,曹氏也一派温婉贤淑的样子。
或许就是因为梁安好说话吧,所以奶奶王氏才敢那么做。齐妙等梁汉森啃完兔腿之后,开口道:“哥,跟咱爹早点回去吧。天黑,扶着点儿咱爹。”
曹氏听了忙开口说:“孩子爹回去吧。晚上天冷、路滑,你们爷俩都注意点。”
“那行,你们娘俩早点休息。明儿我起来架火,你回去直接做饭就行。”梁安心疼媳妇儿,说着明天一早的安排。曹氏心里甜蜜,幸福的“嗯”了一声。
下地穿鞋,送他们爷俩出去,顺道把大门给挂上。齐妙把县太爷夫人张氏给的布包拿出来。刚才曹氏那话让她很动容,有娘的感觉真好。
曹氏进屋,脱鞋上炕,拉着齐妙的手,东看西瞧。不放心的又说:“你被人占了便宜,可有人看见了?”
“没有,娘你放心。”
把银针、艾灸盒都画好,所有东西准备完事儿之后,冲王五侧身行礼一下,说:“多谢您了王五小哥儿,实在是感谢。”
梁汉森在旁,也忙抱拳行礼。
王五见他们兄妹这般,摆摆手,道:“没事儿没事儿,以后有事儿尽管来找我。能办的,肯定帮你。”
“嗯。”齐妙点头,拉着梁汉森出了广益斋。
齐妙不知道铁匠铺子在哪儿,但是梁汉森知道。拉着她东拐西拐,到了一个“叮叮当当……”响的屋子钱。梁汉森开口道——
“王叔儿,在家不?”
“在呢,在呢,进来吧。”
声音粗犷,一听就是豪爽的人。
齐妙被梁汉森拉着进屋,那个称为“王叔”的人走过来,看着他们兄妹,笑呵呵地说:“哟,是安哥家的儿子啊。你咋有空来?这是……你爹总提的香姐儿吧。”
“王叔,我妹儿改名了,现在叫妙姐儿。”梁汉森说着,把齐妙拉到前面。
齐妙也不怯懦,侧身行礼一下,说:“见过王叔。有些东西需要您帮忙,所以……冒昧前来。”
“哎哟哟,你爹有规矩,你哥有规矩,没想到你这个女娃娃规矩也这么好。不错,不错。”王铁涵忙不迭的点头,比划了一下大拇指,又说,
“啥事儿啊。要打什么东西你说就好,能做的,叔儿一定帮你。”
齐妙听了点头,从怀里掏出那几张纸,双手奉上的说:“王叔看看这个,我要一整套。多粗、什么规格我都写上了,您看有什么不懂得,可以问我。”
王铁涵接过来她手里的纸,一边看一边皱眉。齐妙也趁这个时候打量他,跟电视里演的不一样,铁匠并没有一大把胡子、瘸一条腿。
相反,一点胡子都没有,腿脚利索,而且给人一种干净、清透的感觉。肤色不黑,但是因为炉子烤的缘故,面色发红。
好一会儿,王铁涵放下手里的纸,看着齐妙,说:“丫头啊,你这个东西要干嘛啊?这个厘米……是什么意思?”
呃……
齐妙无语,突然想起古人都是用尺来计量单位。眼尖的她发现角落放了一把木尺子,赶紧拿过来,指着上面的刻度,说:
“就这么大小点儿,挺考量人的。王叔儿……您可以吗?”
王铁涵瞅着她手里比划的那一点点地方,转身去拿了个石笔。在上面画了一下,轻叹口气,说:
“有点儿难度,不过倒也能试试。你要用什么做啊?铁、铜肯定不行,金、银还能照量一下。”
齐妙听了,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双手奉上的道:“王叔,用银子来做。这一套一共十八根。还有这个小盒子,用红松木来做,虽然贵点,不过我有用。”
王铁涵听了,看着几张纸,砸了下舌。都没见过,但也不是不能做,就是……
“王叔,该多少钱您说个数就好。只要不离谱,我都能承受。”齐妙明白他的意思,这东西精细,是个技术活儿。价格上,肯定不如那些加铁啥的便宜。
王铁涵听到她这话,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
“也不至于那么贵。正好这会儿没有什么可加铁的活儿,还不到时候。这样吧,这两个东西七天之后我给你,工钱嘛……二钱银子。”
齐妙听了微眯了下眼睛,说:“王叔,我给您三钱银子,三天我就要。您费点儿心,行吗?”
“啊,那行,行。”王铁涵忙不迭的点头,把这活儿就应下了。
梁汉森再旁看着,虽然心里觉得不合适,但嘴上却没有说。被妹妹拉着出了铁匠铺子,本打算回家。没想到齐妙拉她往城里走。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齐妙一脸懵逼的被拽起来之后,梁宿友扭头看着梁敏霞,厉声呵斥的说:
“还不滚家去。一天天的啥活儿不干,竟带着你娘出来闯祸。”
“爹,我……”梁敏霞自恃老闺女,有恃无恐。可今日……
“你什么你,还不滚家去。等我回家再收拾你。”梁宿友瞪着眼睛,满脸怒火的说着。
随后,还冲王氏比划了下手,吓得老太太一个激灵,赶紧拉着老闺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梁宿友见妻女走了,顿时松了口气。解决了妻女,这边才是关键。深吸一口气,满脸懊悔的冲着梁春林抱拳,说:
“老哥哥对不住,都是弟弟我管教不严,才出了这样的事情。香姐儿……哦不,是妙姐儿,妙姐儿这事终究是我们的不对,日后一定补偿。还望老哥哥高抬贵手,这次……就算了。”
梁春林闻言,重重叹口气,语重心长的道:
“宿友啊,咱们也算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你家什么样子,咱们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今日能说出这番话,是你二儿子教的吧。”
“我不管是谁教你的,今日你能做到这样,我也算还能看过眼。不然……我定把你婆娘拉去祠堂,一桩桩,一件件好好说道说道。”
“是,是,是。老哥哥说的是,说的是。”梁宿友是真怕了,用袖子忙擦额头上的冷汗。
齐妙挨着曹氏,扭头看那站在不远处的梁庐。真的是他出的主意,让两老头这么说的?
“行了,既然你也做出了样子,我就看你接下来怎么做吧。”梁春林说完,倒背着手站在那,一言不发。
梁宿友闻言,忙看着三儿子一家,道:“安子,三儿媳,你们以后只管过来,家里的家务轮到你们家就让你老妹妹做。那丫头得好好教育了,不能再任由她胡乱来。”
“妙姐儿啊,以后你老姑再来找你麻烦,你就跟爷说,爷替你做主。分家、改名已经这样了,咱们不提。往后……你还是我孙女,我还是你爷爷。”
你爷爷?
齐妙心里不悦,总觉得那话是在骂人。但这个时候她若是不依不饶,那就是她不懂事儿了。轻叹口气,点点头,说:
“既然爷都这么说了,那我自然要听的。以后……若是老姑再欺负我,到时候我就找爷断官司了。”
“行。”梁宿友点头,随后有找补的说,“你老姑比你大一辈呢,不会跟你一样的。放心。”
什么叫不会跟她一样的?
齐妙不悦,刚要开口反驳,梁春林却满意的点点头,挥挥手让大家伙儿散了。随后看着梁宿友:
“老弟今儿处理的不错,也算是合情合理。以后不管他们姑侄怎么样,孩子还是老梁家的人,虽然改了姓但也不能不管。”
“对,老哥哥说的是,以后肯定不会不管。这个……哥哥放心。”梁宿友态度超级的好,各种点头哈腰。
说到底,这梁氏族长不过也就是雷声大、不下雨的主儿。看着刚正不阿,可处理事情,也是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
不痛不痒的呵斥几句,看着很像回事儿,其实啥都没解决。
齐妙翻了个白眼,没有吱声。梁金山走过来,看着梁宿友,说:
“二叔,今儿既然你当着大家伙儿说这话了,日后我可就按照你老说的来办事儿了。当初孙师爷走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我,我不能言而无信。万一县太爷真来了,我没法交代,你说对不?”
“那是,那是。”梁宿友忙不迭的点头,一脸受教的态度。
梁金山不吃这套,继续开口又说:“我今儿把族长喊来,也是让他做个见证。日后二婶子跟霞妹子再来找事儿,到时候可就别怪侄子翻脸不认人。”
最新评论